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从小欢喜开启诸天之旅 > 1885:奉王命,瓦岗陨

1885:奉王命,瓦岗陨

    1885:奉王命,瓦岗陨 (第1/3页)

    两日之后,宋师道跟傅君瑜两人自岭南山城启程,动身前往高句丽,将会跟高句丽国主以及奕剑大师傅采林会面。

    在过去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宋阀一直都是坚定的汉族血脉唯上者,属于是最典型的南人,对异族之人相当敌视、抵触。

    只是随着新王出现,整个山城都变得跟以前截然不同,陆泽同样认为汉族血脉唯上,但他并不反对跟异族的融洽接触。

    “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战略目标并没有错,突厥被分裂成东、西两部,而高句丽却一直都在暗自发展着。”

    “杨广选择讨伐高句丽,没有一点问题,最大问题在于号称百万雄师的隋军竟然是接连吃下三场败仗。”

    “只能说炀帝确实是个大败家子。”

    陆泽轻笑着摇了摇头。

    他倒是经常跟宋缺探讨漫漫历史上诸多经典战役,两人讨论最多的自然是隋朝二世而亡,三征高句丽被他们不断分析。

    这三次大规模战争的失利,将隋朝刚积攒起来的国运、底蕴都消耗干净,自那以后,起义军就如雨后春笋般揭竿而起。

    隋朝廷的中权贵阶层同样不满炀帝,封建王朝的阶级矛盾就此彻底爆发,直到杨广在江都被弑,隋二世而终。

    尽管如今各方势力皆有扶持隋庭的杨姓之人为傀儡皇帝,但所有人心里清楚,偌大的隋王朝已在杨广的手上被终结。

    “第一次讨伐高句丽,本是最有希望覆灭高句丽的,只恨杨广偏要御驾亲征,又妄想行三皇五帝之举,想折降敌人。”

    “决策的接连失误,导致大败。”

    宋缺提起杨广三征高句丽,颇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意味在里面,仿佛是爱棋之人亲眼看着他人竟将一盘好棋给下得稀烂。

    二征高句丽,则是因为杨玄感叛变导致失败,到第三次时,隋朝国境之内早就狼烟四起,隋军士卒在路上就相继逃亡。

    陆泽看着面前摆放着的地图,上面将高句丽所在之地给标出:“如今的宋阀,需要向外界众人传输全新的信号。”

    “那就是足够开阔的胸襟。”

    “不管是对中原之外的东西突厥、高句丽以及铁勒等国,还是境内那些非汉族血脉的北人,宋阀都能够去融洽接纳。”

    “宇文阀会是北方第一个投诚过来的世家豪阀,但绝对不会是最后一个。”

    宋缺见陆泽如此笃定宇文阀会选择投诚宋阀,而非是关中李阀,不由好奇道:“为何你如此确信宇文阀会向南俯首?”

    对于陆泽的某些决定,哪怕是宋缺都需要在无数次的审视复盘以后,方才能够晓得其中的精妙之处。

    陆泽答道:“骁果军的统领是宇文化及,但整个宇文阀的话事人还是阀主宇文伤,我在洛阳时曾跟宇文伤私下见过。”

    “你有把握说服宇文伤?”

    陆泽摇头。

    “我只是将利弊全部都告知给他。”

    陆泽将宇文阀如今所掌管的地域在地图上全部标注出来,位于各方势力围剿的尴尬地带,最好的结果就是择一方投诚。

    李阀自晋阳起兵之时,打着扞卫隋室的旗号,而且一向与宇文阀明争暗斗,嫌隙甚深,降唐的难度颇大。

    这时,宋缺忽然提起一个人。

    宇文士及。

    宇文士及乃是炀帝的女婿,而且跟李家有亲戚关系,若是由他去主导跟李阀重要人物会面,投降则较容易被李阀接受。

    而且,还有着独孤阀这一前车之鉴。

    陆泽点了点头:“所以我才让杜伏威前往魏县招降,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宇文伤最终会选择让宇文阀分裂成两脉。”

    “宇文士及,选择向北降唐。”

    “宇文智及,选择往南降宋。”

    宋缺闻言,脸上都难掩惊异:“如今的宇文阀正值生死攸关之际,宇文伤怎能做出如此分裂家族之举?”

    陆泽道:“这跟宇文伤性格有关,跟宇文阀历代阀主所修炼的冰玄劲也有一定的关系,导致他们做出最冷酷的决定。”

    “如今南北之争,实际上就是李阀跟宋阀之争,让兄弟相残,固然残忍,可却能够保证宇文阀的火种继承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