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四章 疑难杂症! (第2/3页)
声、卧槽声此起彼伏……
这种模仿还形成了一定的热度,将近三四天才散了开。
终究还是没有人做到的谢周周等人,便拿着这样的照片去问了科室里的曾多勤教授。
曾多勤只是看了一眼,便笑了起来,直接便高调宣布:“谁要是能够做到这样,他保证对方可以留院!”
众人的嘴都被吊出了翘嘴!
这个承诺也传回了本院区。
留院的诱惑可比读博的诱惑大得多。
……
6月3日,周二。
上午七点四十分,胡青元跟着方子业一起并行从病区赶往门诊诊室的路上,胡青元好奇道:“师父,你那把手术刀倒了。”
“谢周周师兄往里面再按了不到一个毫米,平衡就被打破了!”
“这是为什么?”
“谢师兄本来想的是,越往里插,就越能保持稳定的!~”
方子业说:“青元,你的理科成绩比我好,对平衡的理解应该比我更加透彻啊?”
“切开术的极致,就是平衡!”
胡青元闻言,将懂将惑:“师父,那要怎么才能做到?”
胡青元强调;“我不是想曾教授保我留院,我只是想做到!”
胡青元觉得,以自己的资质,再加上方子业团队里的资源,自己要是不能留院的话,趁早改行算了。
在方子业的团队里,放一头猪进来也能发几篇文章,学点外科技术了。
“那你要做好拉锯战的准备,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
“如果是专科技法,是有技巧的,哪怕是复位术,都有技巧,唯独这种基本功,是没有任何技巧可言的。”
“手术的基本组成就是,切开、清创、缝合。”
“专科术式,全都是技巧与基本功的组合。形成了特殊的技巧之后,才被总结为专科术式!”方子业说。
胡青元跟着方子业时间不短了,知道基本功最难复制。
否则的话,也不至于到现在为止,也没人可以替代方子业在脊髓损伤治疗中的作用了。
“师父,那切开术做到这样,到底能学些什么手术啊?”
“我现在接触临床也有半年了,好像什么手术都没学会,全都是学基本功去了。”胡青元有些期待。
方子业现在做的手术,曾多勤教授都无法复制,胡青元更加没机会上手。
他能做的,也就是缝合皮肤这些。
可这种简单的操作,当然无法满足胡青元的猎奇心!
“单纯切开术能做什么样的手术?那可多了,比如说肌腱延长术、复杂的肌腱松解术,肿瘤剥离术,恶性肿瘤清理术。”方子业说。
方子业也知道胡青元目前的临床参与度不算很高,所以给他再加点“饵料”!
果然,胡青元一听这些术式都格外高大上,难度也很高。
“切开术学到这么好了,就可以做这样的操作???”胡青元惊喜过望地问。
他的导师是方子业,所以胡青元知道自己的学习曲线与别人不同。
于其他人而言,需要想的是学习什么样的术式,可于自己而言,自己要想的就是可以完成师父组里的哪一部分操作。
方子业目前接诊的病种,哪怕是一部分操作放出去,那都是超级高难度的术式了。
比如说复杂的肌肉松解、比如说肌腱延长、比如说肌腱血管神经转位术,比如说神经移植术。
哪一个放在地级市医院不是高不可攀的?
而在方子业组里,这些操作都只是术式的组成!!!
方子业先把地基打好了,甚至可以强行托举现在的胡青元缝合两针肌腱。
硕士一年级,哪怕是手外科特别优秀的专硕,也很难缝合肌腱,可胡青元有机会。
这就是平台和病种差异!
“肯定可以的,不过想要学到可不容易哦。”方子业点头。
“慢慢练嘛,师父,我还年轻的。”胡青元期待着。
胡青元知道,自从自己选定了方子业后,自己就会走上与大部分学生都不一样的道路。
不仅仅是自己的老师很特殊,更多的是自己也有些特殊。
同样是师父的学生,胡青元如今也感觉得到,自己的两位师兄好像都挺普通。
因此,胡青元要考虑的问题与他们不同,他们在疯狂地想着如何留院,胡青元则考虑的是该怎么接替方子业的衣钵。
如果以后,自己可以替代方子业的角色,让方子业休息,自己在手术室里大展神威,全国的同行都仔细观摩自己的术式,这不比直播有成就感……
胡青元马上道:“师父,今天的第一个病人,能不能给我一个看诊的机会呀?”
“我也跟您半年门诊了,该看的书也差不多看完了。”
胡青元的记忆力非常好,该看的书他的确都看了,文献也看得不少。
而且经过了方子业的整理,胡青元觉得自己的理论水平已经有了系统化雏形,接下来应该通过门诊历练。
“可以啊,等会儿第一个交给你看!~”方子业说。
二人走到了门诊诊室门口时,依旧有人围着,而且也有很多没挂到号的人。
看到方子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