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六十三章 通透的傅友德(一更) (第2/3页)
了进来,这才通报颍川侯求见之事。
朱元璋平复了下情绪,可依旧觉得有些闷,便径直走了出去,对行礼的傅友德摆了摆手:“随朕走一走吧。”
傅友德跟在朱元璋身后,问道:“陛下似有烦忧之事,臣愿为陛下分忧。”
朱元璋背负双手:“没什么,你来求见是为了何事?”
傅友德回道:“犬子傅忠想要从军征讨安南,臣特来请个旨意。”
“哦,他倒是个忠勇的将门子弟,不过颍川侯啊,这种事还不需要你跑一趟吧?”
朱元璋呼吸着清凉的空气,总算感觉轻松了些。
军队中安插一些人手从征,这并不是什么大事,也不算违背军令,比如蓝玉去辽东,除了带军队之外,还会将自家的义子也带上一些,一来让这些人见见血,二来有军功时也好捞一笔,他日也好当将官。
义子都能带去,儿子自然也能,这种事都不需要打招呼。
大明后来一些将官杀对敌十几个人,就能给八九千人报功,包括远离战场的厨子,还有厨子家的一条狗也能算进去,靠的就是这“约定俗成”的规矩。
当然,老朱并不知道这些,也不认为这是什么大事。
傅友德却很诚恳:“傅忠毕竟是未来驸马,也算是陛下的半个儿子,臣不敢不请旨。”
“哈哈,好,朕准了。”
朱元璋答应下来。
傅友德谢恩之后,顺势言道:“臣这几日琢磨安南战事,认为镇国公虽然处于大海之上,可他的动作可能会关乎全局,臣想,在逼近多邦、升龙城之前,应该先与镇国公商议对策,约定方略,共谋安南全境。”
朱元璋转过身看了看傅友德,笑道:“想通了?”
傅友德欠身。
娘的,还真是这样,看来傅忠那小子说的没错啊!
傅友德抓了下胡须,平静地回道:“镇国公原本算是第三路,属于偏军,按理说也应受征南大军节制、调动。可陛下没这样安排,而臣只是侯爵,镇国公是公爵,臣虽为大将军,可也应多听听镇国公的意见。”
“加之镇国公在南洋日久,深谙安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