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五百九十四章 功高震主的顾虑 (第3/3页)
其他办法。”
总不能因为到了国公,就害怕不能封赏连用都不能用了吧?
没这样的道理。
徐达、冯胜这些人,洪武三年的国公,洪武五年不一样领兵北伐,这些年来,那不也一样戍守边疆,立下功劳。
黄时雪也明白这个道理,转而道:“话虽如此,可这一次不一样。”
“怎么个不一样?”
“东征是灭国之战,岂能无封?”
“这个……”
李存远有些拿不准。
按理说,擒王灭国,必有封。
没有封,只给赏,说不过去。
这对皇帝来说,确实很为难,不封吧显得赏罚不明,封吧,到顶了……
黄时雪继续说道:“北伐之战,皇帝可以用手段糊弄天下人,给一些赏赐,或其他法子,安抚人心。可若是顾正臣再次东征,那日本国还在吗?这第二次擒王灭国之功,皇帝还能让顾正臣继续当镇国公吗?”
李存远深吸了一口气:“如此说来,顾正臣不适合东征挂帅。”
黄时雪点头:“是这样,可他不挂帅谁能挂帅,整个大明,最了解日本国,有东征经验的勋贵,就他最合适。而且——他谋划了这么久,让我们在海上南漂北漂,不就是为了东征之局?”
“以他的智谋与本事,必然会挂帅东征。可如此一来,东征之后,顾正臣可就真正的危险了。”
李存远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黄时雪的这番话是有道理的,封无可封,这对于皇帝来说,是一件棘手的事。
纵观古代君臣,一旦功高震主,通常只有三条路可走:
装疯卖傻。
急流勇退。
死路一条。
和平相处的罕有,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李世民与李靖。
可朱元璋不是李世民,他想当的是刘邦啊。
黄时雪看着明白过来的李存远,缓缓地说:“所以,我们需要去一趟南朝,以更高的价卖掉一批火器,但所得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