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四十六章 再给二十年 (第2/3页)
基本上已经可以称之为连环画了。
不管是三国还是大航海的书,现在许多书籍都有插图,只不过插图数量少,一般就是画画人物,最多将摘取某个故事画出来,完全以画配合少量文字的图书,还没有出现过。
唐大帆将话题扯了回来。
顾正臣面色变得凝重起来,站起道:“抑兼并的举措,其实古人已经为我们摸索过,无外乎三种。其一,控制土地,井田制、限田令、均田制等;其二,商业管制,如禁榷制度、平准法、市易法;其三,以税调控,增加交易成本。”
“可这些举措,不管如何施行,总还是会出现一定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权力统治财产,过程缺乏公正。可权力的问题,我们没办法解决,只能疏导,而疏导的一个方向,便是工厂。”
“什么?”
唐大帆吃惊地看着顾正臣。
万谅、马直也被这个想法给惊住了。
顾正臣很清楚,勋贵有着兼并土地的必然性,这种事,在封建时代,谁都拦不住。
就后世,那种技术,那种管控,那种消息畅通的时代,某些人还不一样占地盖庄园、大别墅?
那些人可不是手眼通天,他们只是手眼通地方,可这些勋贵,是真正手眼通天的存在,他们非要占地、非要弄几千亩,只靠着一两个政策,做不到。
因为他们本身就有权,也会有人因为他们的权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非削了他们的权,让他们成为寻常百姓,否则,他们一定会兼并田地,这是历史使然。
良田,是这个时代里,所有人最朴素最执着的东西,上至王公贵族,下至黎民百姓,包括和尚道士,都一样,就连青楼里的女子,也想着年老之后置办几亩良田安享晚年。
单纯的抑兼并,有作用,对商人、大户、士绅,但对勋贵,远远不够。
根本在于,勋贵的利益需要田地来支撑,需要田地来保证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不让他们兼并田地,必须给他们一定的利益补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