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大明:寒门辅臣 > 第两千六百四十九章 顾正臣的办法

第两千六百四十九章 顾正臣的办法

    第两千六百四十九章 顾正臣的办法 (第3/3页)

耕作,但其耕作所得,以三税一或五税一交朝廷。也就是说,百姓没了田地所有权,但依旧保留田地使用权。”

    “换言之,他们是朝廷的佃户,不是某个富农的佃户。”

    “当然,若是三五年之后,百姓条件好转,想赎买回去田地,也应该许可。”

    李原名、杨靖、詹徽都惊住了。

    这个主意,实在是太过惊人。

    就连蓝玉、徐达也瞪着顾正臣,不明白这个家伙到底是怎么想的才会说出这番话来。

    单单就问一句:人家的田,到底是卖了还是没卖……

    卖了,怎么还是他耕作?

    没卖,干嘛给他钱……

    不过仔细思索,顾正臣的提议也不是完全没道理,抑兼并,抑的是田地聚集到大户、士绅手中,那这田地短时间内聚集到朝廷手中,耕作还是他们耕作,朝廷损失了一笔银,却保住了百姓的田,也稳住了人心,给了百姓重新开始的机会与可能……

    最主要的是,朝廷给的钱,极有可能还会回来,毕竟三税一、五税一,哪比得上三十税一的轻松……

    就这么转了一圈,百姓拿到了钱,度过了难关,还重新开始了,官府又拿回了钱,钱在路上转了一圈又回去了,好像什么都没少,又好像许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徐达摇头:“典当行也没你这个典当法,衙门如此,寻常年景可以吃得消,可若是灾荒年,你想过没有,难以计数的百姓要将田给官府,官府如何承受得住?”

    十万亩,按市价可就是六万两至二十万两。

    寻常县衙哪能拿得出来这么多钱,府衙也拿不出来啊。

    詹徽赞同徐达的看法:“镇国公的初心确实是好,可不具可行性。这法子只能在灾荒年发挥作用,可偏偏,灾荒年时,地方衙门根本无法按照这个标准去兑现。”

    杨靖眯着眼,开口道:“地方衙门确实无法承受灾荒年之下的大额支给,也无法受理海量的田地过割。但是——钱庄可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