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五十章 备灾的百万仓 (第2/3页)
个府,极端情况下,灾荒会波及数省。
在这种情况下,顾正臣的这一套完全就没用了。
行省内所有钱庄,也不可能填了一个行省的坑。
顾正臣坐起身端了一杯茶水:“梁国公的顾虑是真实存在,也是可能发生的事。所以,我第三条建议,便是在各行省之内,建造百万仓。”
“百万仓?”
詹徽被顾正臣的话给震了下。
这玩意,你能建到各行省?
百万仓,也就是百万石级别的仓库,这东西,整个大明,也就金陵、太仓、北平有。北平的百万仓,还是服务于北伐弄出来的,代价是抽走了太仓、金陵不少粮食。
杨靖叹了口气:“镇国公,百万仓说起来容易,可朝廷没那么多粮。”
百万仓,省着点吃,足够一百万户活一个月了,是一百万户,不是一百万人,确实能解决波及一行省、乃至两三个行省的危机。
徐达询问:“杨尚书,去年朝廷税粮有多少石?”
杨靖不假思索:“受益于这些年的安稳,各地吏治相对清明,从山里拉出来不少人,各地垦荒也增加不少,去年税粮达到了四千石有余。而这部分税粮,又有一千万石支给了北伐、服徭役……”
徐达看向顾正臣:“户部每年的支出可不在少数,府州县各自有各自的常平仓,想建造百万仓,少量或可行,多了,可做不到。”
顾正臣喝了口茶水,将茶碗放了回去:“每个行省,至少应该有一座不低于五十万石的大型粮仓,三个行省,必须设置一个百万仓。粮食不够,那就户部出钱去买。备灾仓是必须要做的事。”
“以上三点,看似与抑兼并关联不大,但从根本上来说,只要提高了富户兼并成本,降低了百姓卖田可能,朝廷有应对灾荒年的能力,就能避免大量田地集中到大户手中。”
杨靖苦涩。
户部出钱采购粮食啊,这可就有些压力了。
徐达见顾正臣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