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六百五十二章 朱元璋发威 (第2/3页)
不少朝代抑商,其中一个理由就是不事生产,可在这样的朝代里,抑佛的声音并不高,问题是,佛门的和尚就“事生产”了吗?
商人好歹还进行了资源配置,降低了百姓的生活成本,可佛门僧众干嘛了,除了给一点心理慰藉之外,啥也没留给百姓,还从百姓手里拿走了不少东西。
嗯,还坑了顾家不少东西……
三月桃花开得绚烂,百花敢与其争奇斗艳的并不多,大部萎靡,随着春暮的一场晚雨,落下了最后的一抹光彩。
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锦衣卫从各地送来的消息,总算是安心了。
地方大户、富户、士绅,包括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对抑兼并的反应确实强烈,但也只局限于情绪层面,发发唠叨,仅此而已。
百姓是安稳的,底层是没问题的。
这就够了。
既是如此,也该推出抑兼并之策了,不过在这之前,需要先召集公侯伯爵,将两厂、两企的事推出来……
朱元璋最终支持了两厂两企方案,并当着众公侯伯爵的面,言道:“朕为汝等安排万世之基,汝等莫要辜负皇室之恩!抑兼并乃是国策,世代贯穿,坚定不移的国策!”
“皇室宗亲不兼并,公侯伯爵不兼并,文武将官不兼并,富绅豪强不兼并!保百姓一个自由身,唯有如此,百姓方可吃饱穿暖,方可大兴教育,方可江山永固!”
耿炳文、蓝玉等人听着这番话,也知道,锤落了。
这个时候,多说无益。
李聚、周兴、卢震等人也听明白了,皇帝打算“合资”开办企业、工厂,大家一起出钱,得了利大家一起分红。
但参与合资之后,就必须支持朝廷之策,将抑兼并进行到底,而且还要做出榜样,自己不能搞兼并,子孙也不能搞……
只是不甘心啊。
桂山伯刘真咬牙走了出来,道:“陛下,咱是个粗人,粗人说不了文绉绉的话,咱就想知道,自古以来置地,哪有什么过错,朝廷才多少公侯伯爵,大家全都置地,那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