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 > 第16章 推销

第16章 推销

    第16章 推销 (第1/3页)

    帕麦斯顿并不是军事家,他不知道北美的战争还会打上多久,但他很清楚现在英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和金钱。

    如果战争真的打上个三五年,那他做什么都没用,毕竟当利益足够大的时候条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更何况奥地利和英国的利益冲突本就不小。

    在对俄问题上双方还有共同利益,所以可以合作。

    但在北美问题上双方可没什么共同利益可言,甚至双方还长期处于竞争关系。

    至于美国攻打墨西哥这种问题,在帕麦斯顿看来就不是问题。毕竟墨西哥只是奥地利帝国的合作伙伴而已,只要利益足够没什么是不可以出卖的。

    虽然美国人也在慷他人之慨,但却明确提出了可以提供后勤补给,甚至是军队。

    别说是奥地利人,换做任何一个有实力的国家都会心动。

    那么现在英国的出价必须更高才行,否则就有可能会多一个强悍的敌人。

    一亿英镑自然是没有这种可能,不过与一亿英镑等值的东西英国倒是有不少。

    帕麦斯顿第一时间就想起了那块烫手的山芋,完全可以将印度的一部分划给奥地利。

    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奥地利帝国的野心又可以给奥地利人找点事做,毕竟当他们到达印度时会发生些什么就连帕麦斯顿也不知道。

    可无论是好是坏,奥地利帝国的主要精力至少会被牵扯一年。

    如果奥地利帝国能身陷印度战场那对英国来说可就再好不过了,即便印度的叛乱已经平息奥地利帝国想要完全掌控也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

    至于给哪里呢?

    当然是印度西北部的旁遮普,这里民众不但民风彪悍,还极为团结,地方宗教和氏族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

    此外更兼地瘦人穷,再加上战争的破坏,让其至今还在赔钱。

    最妙的是这里没有海岸线,奥地利帝国想要进入当地就要通过英属印度殖民地。

    这样既可以消耗奥地利帝国的财力和精力,又能防止奥地利人反客为主。

    还有让奥地利帝国在此驻扎既能防止阿富汗人南下,又能阻挡可能到来的俄国人。

    毕竟俄国想要进攻印度旁遮普便是其必经之路,奥地利帝国没可能任由俄国人吞并自己的地盘,俄国人也不可能放心地把自己的后路交给奥地利人。

    这样一来双方的同盟必然破裂

    想必伦敦方面也会这样考虑。

    于是乎帕麦斯顿决定动身前往霍夫堡宫,他必须赶在美国人之前和奥地利人达成交易。

    此时施瓦岑贝格亲王已经来到了御前会议,并且已经正式将美国人的条件提了出来。

    “如果有美国人提供物资和向导,我们也不是不能与英国人一战。英国人最大的弱点就是兵力不足,他们的动员能力完全无法与我们相比。

    至少我们的表现会比当年的法国人强,拿下加拿大自治领应该不成问题。”

    拉图尔伯爵对此十分自信,甚至还有一点自豪。

    御前议会的其余众人都不自觉地白了他一眼,实在无法理解这位战争大臣的脑回路。

    内政大臣乔瓦尼·巴蒂斯塔则是直言不讳地说道。

    “我反对。美国人不可靠,而且加拿大太大,太难控制。对于我们来说成本太高了。

    现在我们奥地利帝国不需要这种大而空的殖民地,我们需要的是有潜力易开发的殖民地,最好是可以立刻变现的!”

    乔瓦尼·巴蒂斯塔叹了口气继续说道。

    “我们的人太贵了!如果陛下不愿意削减人民的福利,那我们就只能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土地,或者引入更多的外国人。

    但诸位应该清楚,我们国内的一些矛盾已经又到了爆发的边缘。上次是匈牙利,这次说不定就是爱尔兰人。

    我想各位一定不想再次看到惨剧的发生,我个人觉得对于外来者就不该过于优待。

    因为这样便无法体现出我们国民的优越性,也不利于统治。只要一开不给过高的待遇,他们也就不会有那么高的期望。”

    乔瓦尼·巴蒂斯塔将话题又引向了国内,说的似乎很有道理,不过却没人发表看法,因为这件事的矛头是在直指弗兰茨。

    “巴蒂斯塔伯爵,您这话有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