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你有华尔街之狼,我有重案组之虎(下) (第1/3页)
(但发烧算什么,拖延症,我就是要狠狠的踩你的脸。)
(第二更,10000字。)
“自十九以来的欧洲艺术史,几乎就是这种神圣性一次一次又一次,不断的接受质疑和挑战的过程。”
树懒先生说道。
“你认为这种不可复制的神圣性还存在么?”
顾为经没有立刻给予回答。
“好吧,那我再更换一个问法好了。”
主持人又一次说道:“也许你可以说是手工的神圣性,也许你可以说是微妙的笔触或者画面气质,也许你可以用《小王子》之类的理论,世界上有一千朵玫瑰,有一万朵玫瑰,但你在一朵玫瑰上所倾注的精力,让它对于你变得如此的不同。也许你认为一幅画像是一枚琥珀一样,凝固了你的时间和情感,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所以这画对你来说,也是独一无二的。”
“首先。”
“相似的说法完全可以套用在诗歌之上,对吧?”
树懒先生说道。
“诗歌也凝炼了诗人的时间和情感,它也是心血的结晶,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因为把一本诗歌印刷了一千本,诗歌的精髓就流逝掉了。这种对于手工制品的推崇,仅仅存在在绘画行业里,对么?”
“其次,如果这种神圣性真是不可复制的,那么你如何看待版画呢?那么你又如何去看待商业插画呢?这二者在过去五十年里,取得了难以想象的成功。”
顾为经说道:“不太一样,这种手工性的魅力在于,以现有的技术条件,我们也许没有办法再去复现一幅一模一样的作品。一幅作品自诞生起,就自带其唯一性。这就像是历史,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却无法真正地抵达。”
“我们只能无限接近地去还原,却无法真正的去触及……”
“Boring。”
树懒先生打断了顾为经的话。
“无聊。”
“一些老生常谈的陈词滥调而已。”
“我换一个更简单的说法,让我们谈一谈AI吧,似乎文艺行业的人都很讨厌AI对吧,好莱坞的编剧又罢工了,电影行业抵制AI啦,插画师讨厌AI了。AI的作品没有人情味,它提供不了真实的情感和温度。这似乎也是一种对于‘人的神圣性’的坚持。”
“所谓的情感和温度,这就像是你口中的不可复制性,或者那个比喻里,泡沫小球和纸箱之间的空隙。”
“假设有一天,也许是20年后,也许是200年后,都不用你亲手去画了,让AI来画。AI能把你的作品复制一千份。每一份复制品都和你的原本拥有完全一致的笔触和色彩。甚至在分子层面,两幅作品都是一模一样的。”
“你是认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么?”树懒先生说道。
顾为经思考了一会儿。
“不,也许吧,我相信它也许会发生。”
“那所谓人性到底在哪里?那不可复制的情感和温度,到底在哪里?这岂不是一个很无聊的说法么?会不会泡沫和纸箱之间,本来就没有任何的空隙存在?”树懒先生的语气有些挑衅。
“爱又存在哪里呢。”
这也是安娜经常会思考的问题。
如果艺术品是可以原封不动复制的,如果所谓绝世的艺术品《蒙娜丽莎》和限量版球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可能是不限量的球鞋。
那么又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这个问题又可以引申出很多很多的充满科幻意味的想象,假设有一天,可以进行星际传送。一台机器能够瞬间把你拆分成原子状态,而在半人马星座的某一处,有一台全息打印机,能够用材料原封通过原子结构,把你原封不动的打印出来。
那么你还是你么?
半人马星座刚刚出现的你,和在地球上刚刚消失的你,还是同一个人么?
甚至。
按照庞加莱回归,在一个系统之内,不断运动的分子总有一天会回到原处,那么在无尽远的过去和无尽远的未来,相似的事情总是会一次又一次的发生。
他们会再一次的相遇,会再一次的争吵,伊莲娜小姐会再一次把那盏小瓷杯从车窗里狠狠的丢出去,在道路上摔个粉碎,顾为经会再一次在和她录制这场播客……
Again,Again and Again.
那么顾为经在那里大谈特谈的“爱”,又改变了什么呢。
伊莲娜小姐总是不喜欢,顾为经在她面前,谈论爱时的语气,那种干净的,沉静的语调,带着一种虔诚的感觉。
那总是会让她想起他们不欢而散那天所爆发的争吵,以及对方讽刺自己不懂爱的话语。
“不无聊。”
顾为经用那种干净的,沉静的,带着一种虔诚感觉的语气说道。
“为什么。还是你认为有个天堂存在,有个白胡子,头顶光环的老爷守在门口,会让每一个愿意信奉'爱'的人升上天国。”
树懒先生忍不住扬起了手中的小皮鞭。
“不。”
“上帝不需要爱,人类才需要爱。上帝不需要思考,人类才需要。即使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人类也要思考。”
顾为经说道。
“我的经纪人安娜很喜欢科幻。我就用她喜欢引用的《银河系搭车指南》里的故事,回答你的话。”
“有些东西是不可以简化,省略的。”
“宇宙本身不需要答案,人类才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