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1章 神舟飞船的一个名额 (第1/3页)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长春。
    吉省农科院。
    庄秉昌正在办公室里,略显苦恼地看着面前电脑屏幕上的一张表格。
    三个月前,他从农业大学来到这里,一是因为自己的本科和硕士阶段都在这座城市读完,二也是考虑到东北地区本就适合大豆作物生长,符合他的研究兴趣和方向。
    但是在获得了更好的研究条件之后,新的问题又接踵而至——
    大豆育种,国际上最先进的领域显然是转基因。
    美国在1994年、巴西和阿根廷在1998年都批准了转基因大豆的商品化种植。
    这三个国家也是大豆的主要出口国
    不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还是对此比较谨慎,毕竟涉及到基因库的问题,马虎不得。
    华夏也在其中。
    只是逐年开放了转基因成品大豆的进口,以及有一定限制的转基因育种研究。
    这当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问题是,育种学这东西跟工程学有点像,试验田就相当于图纸,你不搞商业化种植,那就只能算小打小闹。
    而庄秉昌并不只满足于发发论文。
    他更希望自己的研究成果能真正落到实处。
    那可行的路子就只剩下搞杂交育种了。
    然而,跟转基因那种可以把不同生物的基因片段来回剪切嫁接的操作不同,杂交育种,只能在同物种之间进行。
    一般是用已经被培养的作物与性状更丰富的野生种
    但问题在于。
    他上哪去找那么多花样的野生大豆呢?
    于是就卡在这了。
    一直到去年年末,一件事情让他的研究有了转机。
    1999年11月20号,神州一号无人飞船发射了。
    在飞船的返回舱里,携带了一大批作物种子。
    利用太空辐射,让这些种子随机变异,再从里面挑出有益品种进行杂交育种。
    也就是太空育种。
    这并不是华夏第一次进行太空育种试验。
    但却是第一次成规模的
    相比于在地球上满世界找野生种,这么操作的效率显然要高得多。
    而计划在明年年初发射的神舟二号和后年年初发射的神舟三号,就是很好的机会。
    但问题在于,飞船携带的货物总量有限,名额实在是太紧张了。
    他虽然在业内算是小有名气,但还不足以参与到这种级别的竞争里面来……
    就在庄秉昌纠结的时候,放在办公桌一角上的座机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看区号,是个来自京城的号码。
    庄秉昌博士后就是在京城的华夏农大,因此自然而然地拿起了听筒:
    “您好,请问哪位。”
    电话,自然是常浩南打的。
    “我是京城航空航天大学的常浩南,请问您是庄秉昌庄研究员么?”
    “我是,您找我有什么事么?。”
    庄秉昌的回答非常简练,不过与此同时,他的头脑却在飞速运转。
    常浩南这个名字,他是有印象的。
    毕竟前几個月才搞出那么大一轮动静,不敢说全华夏的人,至少大部分经常关注新闻的华夏人肯定对这个名字有印象。
    但庄秉昌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