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能不能到太空去种地? (第1/3页)
    海洋监视系统这种狠活,常浩南自然是要积极参与的。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给出同意的答复。
    毕竟,海洋一号对外肯定还是一颗属于国家海洋局的民用卫星。
    所以卫星上其它设备获取到的数据,也需要一并给处理了。
    不过这样一来,计算压力就会相当大。
    要知道,之前他用超算处理那张图,还花了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呢。
    尽管海洋监测卫星的单次成像面积不会像资源二号01一样高达恐怖的上百万平方公里,但对于性能可怜的星载计算机来说,仍然会是个巨大的负担。
    “……”
    “确实很巧。”
    “等一下等一下……”
    常浩南赶紧阻止了对方:
    而且这还是运气好,正赶上快要入冬的时候,否则为了等极寒温度条件,鉴定个大半年甚至超过一年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哪怕所有科目一把过,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也不夸张。
    “同一天到我这来,还都是要找对方办事?”
    “那没问题。”
    “栾局长找我的事情已经说完了,我找栾局长的事情可是还没说呢。”
    常浩南点了点头:
    “不过我后面两三個月可能主要时间会待在盛京,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12月份再参与到你们那边的项目来。”
    比如最近新调任的副主任张洪飚,以及据传马上要升任副主任的栾文杰,都是没有军籍的。
    毕竟他不可能在这掏出块小黑板来给另外俩人上课。
    后者也是开门见山。
    但提高卫星端运算能力,尽可能降低地面站压力,这个大趋势肯定是没错的。
    栾文杰也果断认可了常浩南的说法:
    “确实,星载计算机的性能这块,短时间内确实提不上去,至少不可能跟地上的超算比。”
    “肯定不是我,我对农学……不说五谷不分么,反正也差不太多。”
    “正好参与我们项目的庄秉昌庄研究员是大豆育种方面的专家,是他想要这个机会。”
    一小段时间的沉默过后,常浩南试探着问道。
    哪能让栾文杰就这么跑了。
    已经把公文包拿起来的栾文杰又重新坐了回去。
    “不过,既然现在是常总说的这种情况,那就满足对重点项目可能起到推动作用的条件了,优先级提高一些肯定没问题。”
    他刚才一进门就被带进了对方的话题里,结果自己这趟过来的正事还没办呢。
    组织了一下语言之后,常浩南向栾文杰提出了自己的顾虑:
    “庄秉昌……”
    “当然这个事原则上还是要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