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德国冬奥会 (第1/3页)
阿拉斯加在东非面前,显然还达不到加拿大,澳大利亚在英国殖民地中的这种地位。
同时,因为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阿拉斯加也不想脱离东非。
历史方面阿拉斯加的顾虑主要是苏联,众所周知,阿拉斯加是莱茵皇室从沙俄皇室手里购买过来的,当年沙俄时代,俄罗斯人对阿拉斯加还不怎么在意,可现在苏联就有人不认账了。
这不是苏联政府的想法,可架不住苏联内部的极少数“皇俄”分子,认为沙皇和莱茵皇室的交易不合法,沙俄皇室不能代表苏联(俄国)人,出卖国家利益。
同时阿拉斯加的军事意义,近些年也明显得到各国重视,尤其是飞机出现后,阿拉斯加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跳板”,掌握了阿拉斯加,就掌握了北太平洋地区空域的主动性。
假如苏联得到阿拉斯加,他就获得了空中对加拿大,美国的优势,所以,现在苏联的一些“有识之士”,就嚷嚷着收回阿拉斯加。
因此,阿拉斯加对苏联是抱有很大警惕的。
地理上阿拉斯加警惕的国家就更多了,包括苏联,日本,美国,加拿大这几个国家,所以阿拉斯加需要东非对其国防军事上的保障。
……
安克雷奇,这是阿拉斯加殖民地的首府,也是整个阿拉斯加人口最多的地区。
以安克雷奇为为中心的沿海低地,也是阿拉斯加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事实上,在19世纪以前,阿拉斯加的人口更多集中于阿拉斯加的东南部,也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域。
进入20世纪后,随着人口增长,铁路建设,安克雷奇和周边迅速崛起。
到现在,仅安克雷奇市区人口就高达二十三万,是阿拉斯加地区第一大城市,而这个人口规模,别说放在阿拉斯加,就是放在东非本土也不算差。
安克雷奇能汇聚如此多的人口,得益于当地农业的开发,安克雷奇及周边也是可以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土豆,大麦,甜菜,萝卜等耐寒性作物。
在19世纪,受制于气候和环境,东非很难对安克雷奇地区进行有效开发,后来,随着东非工业化,机械制造业进步,加快了这一地区的土地开垦工作。
虽然靠近北极,并且非温带海洋性气候,但安克雷奇及周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寒冷,这里的冬季温度,一般也不会低于零下十度,不过,安克雷奇的夏季温度也很难高起来。
“……对于高纬度地区来说,我们安安克雷奇市得益于海洋和山脉的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海洋带给我们温暖,而高耸的山脉,则抵御了大部分冷湿气流的南下,所以,阿拉斯加对于帝国本土还有其他地区的游客来说,绝对是一个理想的观景地。”
安克雷奇市的导游马学森正在和帝国本土的一支旅游团介绍着安克雷奇市。
这些初来乍到的游客,可以说十分亢奋,他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踩着安克雷奇市路边的积雪,玩的不亦乐乎。
“安克雷奇可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来自卡宾达市的游客理查德惊叹着说:“我们卡宾达一年四季都比较闷热,和安克雷奇简直是两个极端。”
“这里的城市风貌也和本土有着极大的区别,看起来有些像图片上的苏联建筑。”
阿拉斯加的建筑确实和苏联,或者更准确说是和原沙俄一脉相承的,甚至可以看到不少洋葱头的屋顶。
马学森解释说:“阿拉斯加的建筑确实和苏联十分相似,或者说两者就是同一种东西,当然,这些年来,我们阿拉斯加也发展出了一些自己的特色。”
“曾经阿拉斯加本身就是沙俄的殖民地,所以第一批帝国移民抵达这里后,就延续了沙俄时代的建筑模式。”
“而阿拉斯加本身还有一些沙俄后裔,不过,他们现在已经彻底融入了。”
更准确来说,当年莱茵皇室接手阿拉斯加时,当地的主要居民,是克里奥尔人。
所谓的克里奥尔人,是俄罗斯人与当地原住民通婚或结合,产生了一个新的混血人群,文化上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