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该坑谁?不该坑谁? (第3/3页)
看到一点脏乱差的现象,甚至办公楼上的窗户都擦干净了。
搞过卫生的人都知道,擦窗户这个活儿,安排谁去干,谁都是一肚子情绪,所以通过这一点可以得知,这位孔厂长在单位里还有很强的组织调动能力。
而这种组织调动能力,是跟多方面挂钩的,如果三个月不发工资,你看看工人还听你调动不?
所以李野和陆知章在跟孔厂长简单的寒暄过后,就提出到各个科室车间“转一转”。
这就有“核查内情”的意味了。
孔厂长很爽快,立刻表示同意,一副“我没问题,我不怕查”的样子。
甚至大家到了财务科的时候,孔厂长还大大方方的展现出了第八机械厂在财务方面的“窟窿”。
“自从体制改革之后,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厂子效益不好,怨我老孔没本事,但全厂两千多号职工两千多个家庭等米下锅,我也只能各方面想办法”
李野抿了抿嘴,不好说什么,因为孔厂长的“各方面想办法”,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
他是想尽办法从各个渠道弄钱,让厂子继续活下去,别管是贷款、赊账还是赖皮,先保证工人能发出工资,保证吃上饭再说。
吃饭,在几十年后不是问题,没听说过谁被饿死的。
但在这个年代,吃饭还真不是小问题,甚至有段时间机关事业单位都发不出工资来,经历过的人说起那段岁月来,谁都是一把辛酸泪。
但同样的,因为孔厂长无所不用其极,所以埋下的窟窿也有些大,估计会比原先的轻汽公司还要严重一些。
在李野的一分厂没有起来之前,轻汽公司的资金链已经处于断裂的边缘,银行已经不再愿意提供贷款,单单往年的贷款利息都压的单位喘不过气来。
说实话,也就是一分厂在短时间内从三百人暴涨到近万人,给总厂带来的资金分红也随之暴涨,这才给轻汽公司续了命,
然后马兆先上位之后,轻汽公司的新产品纳入了一分厂的全国销售网络,才扭亏为盈开始了良性发展。
而第八机械厂这个样子,是不可能搞出一家属于自己的“一分厂”的,他们只是想借着李野的一分厂,给自己续命。
【值不值得帮他们续命呢?】
李野有些犹豫了。
这个孔厂长显然是个胆子大的人,能搞钱,但也能搞事啊!
不过下一刻,人家就说出了一句让李野震惊的话。
“不过两位厂长请放心,我们合并的时候,可以变通一下,成立一个留守部门,承担一部分欠债.”
好家伙,原来这个家伙精通“该坑谁,不该坑谁”的套路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