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非洲、东南亚、华北,三线齐头并进 (第2/3页)
头的流程还要繁琐。”
“要不你也别做什么科学家了,干脆直接接手总部的情报机构吧。”
黄河完全无视了老朋友的碎碎念,像是没事人一样开始翻阅对方递来的文件,显然不是第一次玩接头的把戏。
不一会儿,待看完所有资料后,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沓照片。
“老六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现在可是我们局的直系下属。我看你根本就是不想进步,陪直系领导吃饭还那么多抱怨。”
“行了,你赶紧看看局里抽空摆拍的杰作吧。”
“你是不知道,那伙搞科研的人宁愿手搓一架战斗机,也不愿意配合我拍几张照片。”
没错,此时在鼎香楼包间内接头的二人,正是来太原开会的黄河,以及TG在军统内的头号卧底郑耀先。
而所谓的摆拍照片,自然是用来糊弄光头和戴老板的战绩证明。
没办法,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自从武器实验研究局和包头工业区正式设立以来,果脯那可是拼了命地往绥远军区内渗透。
如果没有老六暗中发力,指不定陆军重组专家要忙成什么样呢。
接过被保护目标递来的照片后,郑耀先一不小心没忍住,直接笑出了声。不得不承认,这些战绩证明真的很专业。
“怪不得同志们不愿意配合呢,黄局长你自己看看照片,怎么又拍得跟凶杀现场一样。”
“不过有一说一,这种摆拍还真的挺像回事。把它们带回山城,估计我的军衔又能再上一层楼。”
“话说,我什么时候才能抽身回总部啊。说好了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再卧底下去,只怕军统都要改姓郑了。”
说到这里,郑耀先用期待的目光看向老朋友。不过没多久,他嘴角便浮起了惯常的弧度,那副游刃有余的面具又严丝合缝地戴了回去。
作为一名穿越者,黄河当然知道老六活得有多煎熬。
这些活跃在隐秘战线上的同志,各个都是行走在刀尖上的孤魂,白天戴着面具演着别人的戏,夜里却只能咬着被角咽自己的血。
一想到对方原本的结局,黄河先是叹了口气,紧接着打起精神安慰道:
“你放心吧,我已经委托旅长,让他带人重新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保密和解密制度,并且还改革了功勋认定机制。”
“等你完成任务回来以后,甚至有机会作为首批体验者,享受到总部安排的过渡期特殊政策。”
“我保证有旅长在,隐秘战线的同志们绝对不会变成断线的风筝。”
在民国情报界的风云谱上,旅长的名字始终高悬于穹顶之巅。
尽管这位传奇早已退出江湖许多年,但当郑耀先听到CG两个字时,仍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安全感。
几次呼吸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后,老六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他熟练地为本次接头收尾,同时不忘提醒道:
“对了,关于你先前提到的火炬行动,丑国人和带英近期在非洲确实会有一波大动作。”
“总部那边已经收到我的汇报,稍后的会议上应该会有重点讨论的环节,你最好提前做些准备工作。”
“好。”
······
处理完接头工作,黄河整了整行装,随后便带着贴身警卫班离开了鼎香楼。
一行人穿过青石板街道,直奔总部所在的督军府而去,马蹄声在正午的城市中格外清脆。
不多时,一行人已抵达梅山会议厅。
青瓦飞檐的中式建筑在秋阳下显得庄严肃穆,朱漆大门两侧,持枪肃立的卫兵纹丝不动,手中冲锋枪的枪管折射出凛冽的寒光,无声地宣示着此地的戒备森严。
“嚯,今天人更全了啊。”
此时此刻,小小的梅山会议室内,红色群星闪耀时。六张圆桌呈扇形排列,每张桌子旁都围着七八把木椅,椅背上还用粉笔写着各部队的番号。
这种足以载入史册的场面,让黄河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的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