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在1977 > 第817章 别想开新书

第817章 别想开新书

    第817章 别想开新书 (第3/3页)

一支茶水队,靠着学校和市府的背书,占据了学校、市场、交通口等热门地段,据说散货的利润比卖茶水还高,也不知道以后能不能做成集团公司?

    巴老瞟了他一眼,见他神游物外的样子,就猜想他没听进去,当即说道,“小子,你别不信,就上海这片地方,当年那是南北交融、东西汇聚,南来的北往的、东来的西去的、又或者国内的国外的,在这片地方,几乎都能找得到。”

    陈凡回过神来,先是眨了眨眼睛,等弄明白巴老的意思,立刻连连点头,“信啊,我是真信,要不然当年上海有东方巴黎、远东冒险岛的称号呢。”

    巴老现在也不像个文豪,就跟大街上摆龙门阵的小老头儿似的,脸上满是吹嘘被认可的满足感,捧着个大茶缸子,嘿嘿笑道,“你小子不是写了一本书,叫什么《小城人家》么,那个故事的社会背景是云湖吧?”

    陈凡点点头,“嗯嗯,是云湖,家庭背景设计也是机械厂的工人家庭,写的是从建国到改革这段时间的故事。”

    巴老轻轻点头,“以小见大,这是文学的常见手法。不过啊,你这个背景设计还是小了,……”

    他说着指了指窗外,笑道,“你要是把背景放在上海,而且从民国开始写起,那故事才叫好看呢。”

    陈凡一听,顿时脸色一垮,“您要写就自己写,别想我开新书。”

    巴老见他不上道,脸色也跟着垮下来,“你也不看看我几十岁的人了,还写?我怕写不到结尾啊。”

    陈凡当即笑道,“那不至于,要我说,也就只有您这种,亲自在上海生活过,从民国到建国、从大风浪到改革,这么一路走过来的,写出来的故事才最有味道。”

    巴老瞟了他一眼,叹着气摇摇头,“要说是大风天以前,让我写一本这样的书,我还能有几分心气,现在?不行啰。”

    说着还指指自己胸口,打了个手势,“心气儿,没了。”

    随后又拿起自己写的《随想录》草稿,“现在也就只能写写这种,一日三省吾身。”

    陈凡看了看草稿,想了想说道,“那您就都写呗,反省的时候就写这个,回忆的时候就写那个,两个都不耽误。”

    巴老摆摆手,还想说什么,下一秒忽然反应过来,指着他笑骂道,“你小子可真是个鬼灵精,说你呢,扯我身上干什么?”

    随后往后一躺,拿出自己的旱烟就要填烟丝。

    陈凡赶紧掏出自己的烟递过去,“您那个就歇歇吧,抽烟不过肺,也不知道在抽什么东西。真要过过嘴瘾,用这个就行了,还简单。”

    他这话当然不是鼓励抽烟,只不过是巴老抽烟不过肺,几乎成了众多好友中的趣谈,说他是浪费烟钱,现在不过是玩了个梗而已。

    而且巴老晚年将这“假抽烟”也给戒了。

    巴老也不在意他拿自己打趣,将自己的旱烟杆放到一旁,拿起烟点燃,看着他说道,“上次听你说,《小城人家》估计在9、10月份写完,这都年底了,应该要出版了吧?”

    陈凡轻轻点头,“9月份一开学,就交给了老师,老师看完以后,也没提什么意见,直接丢给了学校出版社。学校出版社又用了两个月完成校对、排版,现在什么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不过下个月应该能出版。”

    这本书是当作业交的,只能给江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连江南作协都分不到一口汤。

    巴老吐出一口烟雾,看着他说道,“你这一年产量可不低,但只有这一本属于严肃文学,等这一本出版以后,下一本呢?打算什么时候写?”

    陈凡笑着摇摇头,“您这话有问题啊。”

    巴老眉头轻挑,“有什么问题?”

    陈凡一本正经地说道,“您看啊,其他作家,有的人三五年写一本书,有的人十年八年写一本书,还有的一辈子就写了一本书,怎么到我这里,就得一本接着一本的写呢?”

    巴老哼哼两声,似笑非笑地看着他,“为什么?当然是因为你能写啊。好家伙,今年《龙骑士传说》一口气出了三部,另外还有一部《圣斗士》,除此之外,还给几家杂志社供了十几篇短中篇的稿子。

    最后还出了一本正儿八经的严肃文学《小城人家》。

    你这么能写,当然希望你能多写一点。

    只不过,”

    他说着身体前倾,看着陈凡叹道,“你写书的时候,能不能多一点心思放在严肃文学上,看你这种写法,我怕你以后只顾着赚钱,忽略了文学本身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