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在1977 > 第864章 还人情

第864章 还人情

    第864章 还人情 (第1/3页)

    摇摇晃晃两个多小时,车队终于回到辽宁宾馆。

    陈凡拿出两包外烟塞给司机,随后推门下车,伸了个懒腰。

    伴着噼里啪啦一阵骨骼舒展的声音,身体便恢复正常,丝毫没有坐了这么长时间摇摇车的不适感。

    正好这时赵婉茹下了车,却有些站不稳,原地打了个晃,他赶紧过去接过睡得正香的小家伙。

    说来也是神奇,这么小的孩子,每天除了吃就是睡,竟然都不哭的吗?

    这时其他几辆车也陆续回来,姜丽丽三人就在后面的吉普车上,比起周正东和赵婉茹,她们三人都有功夫在身,看上去状态还不错。

    就是两姐妹一人抱着一只猫,周亚丽抱着两只小猴子,看着像抢了某个杂耍摊似的。

    之所以不像耍猴的,主要是这三人都是容貌上佳、衣着体面,实在让人没法跟耍猴儿的联系起来。

    周亚丽抱着小猴子,走到陈凡跟前,眼里满是希冀,“老弟,刚才我们在车上聊到上次来东北打猎,这次能安排一下不?”

    这时孙瑞和几人也陆续走了过来,正好听见她的话,孙瑞和眼睛一亮,正要说话,便听见陈凡说道,“这次一点也安排不了,最多明天再待一天,买点东西带回去,后天一早就得走。”

    听到这话,孙瑞和赶紧说道,“陈副主席,怎么这么着急离开呢,不多留几天?我们领导还想和您、和周先生多聊一聊呢。”

    陈凡转过脸,笑着解释道,“确实是行程繁忙,能多留一天还是挤出来的时间。

    我老舅、舅妈得赶回美国,那边还有很多事情等他们做决定,我也要代表京城朝阳观、参加正月初九玉皇诞这天的白云观开观仪式,完了还有好多其他事,实在是分身乏术。”

    在这里多待一天,主要还是因为要还人情。

    首先这一百零八位道士北上,来回的车票、住宿、吃饭、交通等事务,都是找了本地的文联、作协、音协、美协帮忙。

    请这些单位帮忙,虽然账单是陈凡结的,但在这年头,要办下这么多事,可不是有钱就行的,这里面不知道要搭进去多少人情。

    单靠陈凡也能找人解决,可烦也要烦死,而且照样要欠人情。

    还有他们自己这几个人,吃住行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当地相关部门的协助,祭祖仪式根本不可能这么顺利完成。

    别的不说,单单一个“热心群众”,就能把祭祖搅黄,说不定他们还得进局子里喝喝茶。

    别以为改开了,局面就大不一样了,现在可不像后世,大部分人都只关心自己,刀子没落到自己头上,就只当热闹看。

    现在的人,尤其是工人阶级,是真把自己当“社会主人翁”看待的,敢于对一切“不正之风”说不。

    比如76年的时候,上海有位小姑娘,看了外国电影的海报,很羡慕人家身上漂亮的衣服,就想着把肥大的裤子收窄、改得修身一点。

    就这么点事儿,她找了十几家成衣店,挨了无数批评,终于在一条小弄堂里找到一家私人缝纫铺,改好以后,兴高采烈地穿上街,立马被半条街的大妈大婶小媳妇儿围着批判。

    为什么只有半条街?

    咳咳,另外半条是老少爷们儿,没好意思对小姑娘下手。

    虽然时间过去了几年,可环境变化却不大。有些人他就真的是死心塌地听上级的话、跟着上级走。

    而且他们始终坚持自己是对的,哪怕他们本身只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也坚定地履行自己的“监督”义务。

    只要被他们发现任何“蛛丝马迹”,就敢拿着竿子捅破天。

    这样的人,到了90年代中期还有,只不过相比80年代,已经少了很多。毕竟92年以后,大家都忙着挣钱,什么风吹草动的事,已经没人去在意。

    陈凡也是想办法用周正东的名义联系到统战部,通过上级给当地递话,才保证今天的活动一切顺利。

    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情债呐,要还的!

    还好,越是能欠债的人,本事就越大,否则人家都不屑理你,更别说卖力地费钱、费力去帮忙。

    对于还债这种事,陈凡很有信心,要不然他也不敢跟这些人联系。

    不过他也不想背着债过年,今天下午到明天一天,就是给“债主们”考虑条件、并提出要求的时间窗口。

    要不然的话,他现在就收拾东西跑路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