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在1977 > 第868章 高一等

第868章 高一等

    第868章 高一等 (第2/3页)

包括颜色不减的赵婉茹,笑着说道,“我是认出了他们。上次从江南省城飞沈阳的飞机上,我也在,既然他们都在,那剩下的肯定就是你了。”

    陈凡拱拱手,“老哥厉害,佩服佩服。”

    顿了一下,又小声说道,“还要麻烦老哥帮忙保密,谢谢谢谢。”

    那人哈哈一笑,“没问题。”

    随后搜了搜口袋,竟然搜出来一迭名片?

    嗯,看清楚了,确实是名片。

    这年头内地单位竟然有人用名片???

    好像确实有,不过一般是涉外单位,主要为了方便与外国人交流,所以他也是涉外单位的人?

    那人拿出一张名片递给陈凡,笑着说道,“这个是我在京城的联系地址,回头有空的时候,可以去找我,我请你吃东来顺。”

    陈凡接过名片看了看,眼里闪过几分惊讶,“您在银行工作?”

    我国曾经也有几大银行,包括中行、交行都是民国时期就有的,建国后为了发展基础建设,组建了建行,为了发展农业,组建了农行。

    不过在某一段时间里,其他所有银行都不存在了,只保留了人行和农村信用社,为老百姓和各个单位提供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其实就是存款、大额转账。贷款是没有的,连民间汇款都是通过邮局进行,所以这一阶段的金融作用被削弱到最低。

    另外保留建行个别部门并入人行、专门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和拨付,但不再经营商业银行业务,招牌自然也没了。在香港保留了中国银行,作为国际外汇结算的机构继续存在,内地分行基本关停、或是变成了人行营业厅。

    交通银行则暂停营业。

    工商银行?

    抱歉,那时候还没有。

    是84年上级决定人行彻底剥离商业银行业务,转型为银行业管理机构之后,将这部分业务剥离出来,才组建了工商银行。

    交通银行也是在87年才恢复建制。

    然后在前年年底开会的时候,老政委说,“要把银行作为发展经济、革新技术的杠杆,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

    由此拉开了金融改革的序幕。

    随即在79年的2月23日,西苑就发出通知,立即恢复农业银行。

    3月份,又将中行从人行中剥离出来,正式恢复中行在内地的建制,并将中行明确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同时行使国家外汇管理总局的职能。

    也是在这一年,中行成立了新中国第一家境外分行:卢森堡分行。

    而眼前这位同志,就是中行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处长。

    不是处长级别,也上不了飞机呐。

    这位金博远处长见陈凡满脸惊讶,不禁笑着说道,“确实是在银行工作,而且工作内容就与外汇管理有关。我上次去江南省城,就是过去检查那边的外汇管理情况。也是那时候才发现,陈作家你可是创汇大户啊。”

    陈凡打了个哈哈,“您客气了。”

    金博远笑着挥了挥手,“那您歇着,我先找位置坐。”

    他说完刚准备走,忽然脚步一顿,转过身来,对着陈凡小声说道,“有个事情,跟您应该有点关系,我先给您通个气。”

    陈凡微微一愣,看着他问道,“什么事儿?”

    金博远看了看他身边的周正东,再转回来,小声说道,“事情比较重要,不过也不算什么秘密,如今该知道的差不多都知道了,再过几天等确定下来,最多再过一两个月,就会正式发出通知。

    我行已经印刷了一笔外汇券,然后会在合适的时间发出通知,从此以后,国内将不再允许在任何场合使用外币,所有外籍人士入境之后,必须将外币兑换成外汇券,才可以使用。”

    顿了一下,他看着陈凡说道,“我在你们省城工作的时候,看到您名下似乎有不少外汇?”

    陈凡眨眨眼,点了点头,“有个几万美元吧。都是小本子那边付过来的稿费。”

    到底是几万,还是十几万、又或者几十万,就没必要说得太清楚了。

    金博远笑着点点头,“情况我都清楚,这笔钱肯定没问题。我就是给您提个醒,等通知发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