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9章 放心,我是不会亏待您的! (第1/3页)
这是一件龙纹长颈胆瓶,小口长颈,瓶腹饱满,腹垂如胆。整器绘青花五爪飞龙,姿态各异,气势万千,穿梭折枝繁花之中,枝叶翻转灵动,花朵各具风貌。穿花游龙,图案雄伟,气势恢弘,彷佛宣告海内之地,帝德无远弗届。
此盘尺寸硕大,高度在 40 多厘米,绘饰宏壮,为清朝瓷匠精工巧艺之佐证,炫耀盛世辉煌。游龙穿花,跃于瓷上,源于十五世纪青花瓷,雍正一朝始见复作,至乾隆时期加以精制。
清乾隆 青花「穿花游龙」图长颈胆瓶
胆瓶修长的颈部和圆润的腹部形成优美曲线,通体以青花绘穿花龙纹,秦浩峰双手捧起胆瓶,感受其重量分布。
“嗯,不错,胎体匀称,手感适中,这是乾隆中期青花瓷的典型特征。”秦浩峰双手托着胆瓶,缓缓转动,感受着瓷器的重量分布,“你看这胎体的厚薄,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器物的强度,又不会显得笨重。”
他将胆瓶举到与视线平齐,在灯光下仔细观察青花发色,“青花发色浓艳,浑厚、沉着、清晰明快。”
秦浩峰微微眯起眼睛,专注地审视着瓶身上的每一处青花纹饰,“这种发色只有使用上等苏麻离青料才能达到,而且烧制温度控制得极为精准。”
“釉面坚致肥腴,匀净光润。”他用手指轻抚瓶身表面,“手感温润如玉,这是乾隆官窑釉料配制的秘诀,釉层厚度均匀,没有任何气泡或杂质。”
“造型规整,绘工秀美,清逸脱俗,不输雍正一朝同类者。”秦浩峰边说边仔细端详着胆瓶的整体造型,“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以淡雅著称,而乾隆时期则在继承其精髓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几分雄浑之气。”
龙纹的绘制尤为精彩,五爪张开,龙身蜿蜒穿梭于缠枝牡丹之间,龙鳞片片分明,牡丹花瓣层次丰富。秦浩峰拿起放大镜,凑近观察,“这龙鳞的画法,每一片都用细笔勾勒,然后用浓淡不同的青花料分层渲染,立体感极强。”
“而这牡丹花的绘制更是巧夺天工。”他指着胆瓶上的花卉纹饰,“花瓣的明暗层次,花蕊的细致刻画,连花茎上的细毛都描绘得栩栩如生。”
秦浩峰仔细观察龙眼的画法,“点睛之笔有力而不呆板,龙须飘逸自然,这都是乾隆官窑顶级画工的标志性手法。”他放下放大镜,略带感叹地说道,“能画出这样龙眼的匠人,在整个景德镇也不超过十位。”
“龙眼中的神韵,那种威严而又慈祥的气质,这不是一般民窑匠人能够掌握的技法。”秦浩峰继续解释着,“官窑的画工都是经过严格选拔和长期培训的,他们对龙的形象理解更为深刻。”
“再看这龙须的处理。”他指着龙头部分,“每一根龙须都是一气呵成,没有任何停顿和修改的痕迹,这需要极高的功力和对笔法的精准控制。”
“秦老板眼力真不错,”中桥在旁边奉承了一句,眼中满含敬佩之色,“听您这么一解说,我对这件物品的认识又加深了不少。”
“不瞒秦老板说,这只胆瓶,是我在沈城的时候,从一位没落的旗人贵族手中购得。”中桥回忆着当时的情景,“那位老爷子当时已经七十多岁了,家道中落,不得不变卖祖传的古玩。”
“具体是哪家已经记不清了。”中桥皱着眉头想了想,“只记得那府邸很大,但已经显得破败不堪,老爷子说这胆瓶是他祖上在宫中当差时得到的赏赐。”
秦浩峰听完什么都没有说,只是点点头,心中暗想着这种来历的古玩往往最有价值。他转而检查胆瓶的底足,露出满意的神色,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笔力遒劲,布局规整,与宫中所藏真品完全一致。
“这款识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