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3章 同姓不同命 (第3/3页)
能经常开玩笑。对于如此不同寻常的郑氏,万历帝可以说是情有独钟,十分宠爱。
不过毕竟此时的郑氏还只是嫔位,也没有生下皇子,对于王氏而言不足为惧;但过不了几年,便因为郑氏的缘故,万历当朝就因为郑淑妃陷入了皇子之争。
陈阳继续跟两人说着,“当时孝端皇后并没有产下皇长子,只有一位公主;这位王恭妃产下了皇长子朱常洛,郑淑妃产下了皇三子朱常洵。”
“明朝是一个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的王朝,按照大明朝的祖制来说,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万历在世时只有孝端一位皇后,这位皇后只育有一女而没有皇子,于是大臣纷纷上书,要求立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等下,陈,”安德森在旁边皱起了眉头,“这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是什么意思?”
陈阳抿了一口咖啡,“这个很好解释,嫡子就是指正妻所生之子,其血缘正统性受宗法制度严格保障。”说着,陈阳挥舞了一下手,“比如说王喜姐,就是万历皇帝的正妻,如果她有儿子,要首先立她的儿子为长子。”
“可是王喜姐只产下了一名公主,并没有儿子。按照规矩,若无嫡子,则按其他妃子儿子出生顺序选择最年长者,立为太子。”
陈阳解释了一遍之后,安德森和帕特西亚就明白了,随后陈阳继续说道,“但由于万历皇帝宠爱郑贵妃,迟迟不肯立朱常洛为太子,想立郑淑妃的儿子为太子,但大臣们纷纷不同意。”
因为王恭妃产下的是长子,因此郑淑妃仗着万历的宠爱,处处针对王恭妃,王恭妃在宫中备受冷落,甚至遭到郑贵妃的迫害。
展厅内的光线似乎随着故事的转折而变得暗淡,“每次如果有大臣惹怒万历皇帝,孝端皇后都会出面调解,大有长孙皇后的风度。”陈阳翘着二郎腿,侧头看着展厅里的凤冠继续跟两人说道。
“但万历皇帝就宠爱郑贵妃,就想立她的儿子为太子。”说着,陈阳苦笑着微微摇摇头,“但大臣们就不同意,拿列祖列宗的遗训要挟万历。”
“没办法的万历,便以皇后尚年轻日后还有诞育皇子的可能为由拖延立储一事。”
“万历君臣因立太子一事僵持 15 年之久,最终以皇帝的妥协而告终。”陈阳笑呵呵看着两人说道,“但是万历皇帝就是不喜欢自己这个大儿子,更喜欢皇三子。甚至不让皇长子上学。”
“这位皇长子朱常洛,到了十二岁还没读过书,这件事让大臣们纷纷不满,联合起来上书皇帝。”陈阳抿嘴笑着说道,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万历就这么不喜欢朱常洛。
“后来孝端皇后也劝说万历,万历因此牵怒于孝端皇后,加上郑淑妃的挑拨,最终导致皇帝与皇后之间也心生嫌隙。”说着,陈阳微微叹了一口气,“看似在后位风光无限的孝端皇后,实际是过着独守空闺的生活,甚至还差点被万历帝废后。”
立皇太子一事,是万历一朝最激烈复杂的政治事件,历经十五年,共逼退首辅四人,部级官员十余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员人数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罢官、解职、发配、梃杖。
安德森若有所思地抚摸着下巴:“这真是同姓不同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