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4章 陈,晚上有拍卖会,去么? (第3/3页)
明光宗朱常洛,更是关怀备至。”
陈阳抬手示意安德森和帕特西亚靠近些,压低声音道:“想想看,当她头戴这顶凤冠时,每根金丝都映着她眼底的温柔笑意。这顶冠,不只是权力的象征,更是她穿行于波谲云诡的深宫时,那份不变初心的见证。”
安德森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手指不自觉敲击着桌面。他沉吟片刻后,缓缓点头:“确实如此。就像我们战车国的那些古堡,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主人的故事。文物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们本身的精美绝伦,更在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重量与人类情感的深度。”
帕特西亚的目光依旧流连于凤冠之上,轻声感叹:“真美啊!即使隔着百年时光,我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温润与宁静的力量。”
随着时间推移,展厅内人声渐起。新涌入的参观者在玻璃展柜前排起长队,低声交谈的嗡嗡声此起彼伏。有人对着说明牌逐字逐句地研读,也有人举着相机试图捕捉凤冠最细微的光泽变化。
帕特西亚的目光再次投向那顶在灯光下流光溢彩的九龙九凤冠,唇角的笑意愈发浓厚:“您瞧那边那位老先生,戴着老花镜,对着说明牌逐字逐句地读了三遍,连我都替他着急。”
“还有那位穿红色风衣的女士,已经对着凤冠拍了十几张照片了,眼神里全是痴迷。”她转过头,带着几分揶揄看向陈阳,“看来不只是我们,整个柏林都在为这顶凤冠着迷呢。”
这番话让陈阳心头一热,一股暖流自胸腔蔓延开来。他想起临行前师爷握着他的手,语气沉重又充满期待:“陈阳,这次柏林之行,要让世界看到华夏文化的深度,看到我们历史的温度,看到那些在时间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气神。”
当时自己郑重地点头应下,此刻想来,从开展以来展厅内络绎不绝的人群,从参观者凝神屏息细细观赏的神情,从刚才那位艺术评论家对着录音笔滔滔不绝的赞叹,师爷的嘱托似乎正在一点点落地生根。
三人踩着展厅地面的脚步声混在人群里,逐渐密集起来。陈阳抬腕看了眼时间,不知不觉竟已过去一个小时。他刚准备开口结束这场未尽兴的交谈,帕特西亚却先一步停下脚步,目光重新落在那顶凤冠上。
“陈先生。”她的声音轻了几分,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现在当我再看着它,已不再只是一件令人惊叹的古董。”
她顿了顿,手指轻轻点在玻璃展柜上,仿佛要触摸到四百年前的那段时光,“我看到了两位女性的生命故事——一位端庄持重,一位温婉隐忍,她们的故事透过这金丝银线,翠羽珍珠,跨越百年依旧鲜活。”
她转过头,目光灼灼地望着陈阳,“谢谢您的分享,让我有机会走近这段历史。”
陈阳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柔和的光。他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透着笃定:“这正是我们举办展览的初衷——不仅要展示华夏工艺品的美轮美奂,更要透过这些精致的物件,让世界了解到华夏文化背后那些动人心魄的精神内涵。”
午后的阳光透过展厅高大的落地窗缓缓偏移,洒在九龙九凤冠上,那些用翠鸟羽毛拼成的装饰在光影变幻间折射出更加绚丽的色彩。金色的光晕中,凤冠上盘绕的龙凤纹路似乎隐约流转,仿佛四百年前后宫中两位女子的低语与叹息,跨越时空,回应着今人与古人的无声对话。
陈阳再次垂眸望向那顶凤冠,唇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四百年前的宫廷往事,通过这件精美绝伦的工艺品,在今天依然能够触动人心,这不正是他们此行最大的意义吗?他重复了一遍对帕特西亚的回应,语气中多了几分更深的感慨:“这也正是我们举办展览的初衷——让世界了解华夏文化背后的精神内涵。”
“对了,陈,”安德森看着准备离开的陈阳,开口叫住了他,“今天晚上在罗勒比庄园,有一场盛大的拍卖会,您有兴趣么?”
拍卖会?陈阳听完站住了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