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0章 做赝的精髓 (第2/3页)
可比。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笔触间透出的“古意”——
那些线条的顿挫不是技法的炫耀,而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仿佛能听到三百年前康熙年间那些宫廷画师在景德镇御窑厂挥毫时的心声;料色的浓淡过渡更是巧夺天工,钴蓝料在老人的控制下呈现出丰富的层次,有的地方浓得像夜空,有的地方淡得像晨雾,这种变化不是偶然,而是老人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
甚至一些看似不经意的“飞白”和“料刺”,看来都是老人故意为之,那是对古代工艺中偶然性美学的精准把握,都完美地复刻了清三代官窑青花那种特有的神韵。
这绝非简单的模仿,张远在心中默默想道,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层面的精神传承,是对那个时代审美和技艺精髓的深刻理解和完美再现。
时间在这间地下工作室里失去了意义,张远感觉自己的意识都被那支神奇的毛笔牵引着,他甚至忘记了自己来这里的目的,完全沉浸在这场视觉盛宴中。
李强的额头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不是因为炎热,而是因为紧张和兴奋,他从未想过制作假古董的过程竟然能如此震撼心灵。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一个小时,也许不到一个小时,青山居士长长吁出一口气,那声音在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如同完成了一项重大的仪式,如同一位修行者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参悟,缓缓直起有些佝偻的腰背,那个动作透着一种庄严和神圣,将手中的细笔小心地搁在笔山上。
他似乎早就知道有人进来,这种感知力让张远感到不寒而栗,头也没回,声音沙哑低沉,像砂纸摩擦着木头,更像是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音:“坐!”
那一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含义,既是邀请,也是命令,更是一种认可。
张远从震撼中回过神来,脑海中还在回味刚才看到的那一幕,他笑着走了过去,那笑容里带着由衷的敬佩和一丝小心翼翼的恭敬,拂了拂条凳上的粉末,那些粉末在空气中飞舞,小心地坐下,身体略微前倾,目光依旧被那只刚刚勾勒了青花纹饰的梅瓶深深吸引,那上面的每一根线条都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
“师傅,您的手笔,每次看,都叹为观止。”他由衷地赞叹道,声音中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敬意。
“这缠枝莲,比故宫库房里那件雍正官窑的,气韵还要更足三分。”
青山居士慢腾腾地转过身,动作如同千年古钟的摆锤,他脸上皱纹深刻,如同刀劈斧凿,那些纵横交错的沟壑仿佛记录着他这一生与瓷器厮磨的每一个日夜,额头上的深痕像是被窑火烤炙留下的印记,眼角的细纹密如蛛网,诉说着无数次在昏暗灯光下专注工作的辛劳。
一双眼睛却异常明亮锐利,瞳孔深处燃烧着两簇永不熄灭的火焰,那是匠人对技艺的执着和对完美的渴望,此刻带着点疲惫,眼皮微微下垂,但依然无法掩盖那份深入骨髓的专注。
“记住,”他开口说道,声音低沉如古井,“气韵是死的,人是活的。”
“古人的气韵再美,也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而我们这些活着的人,才是让这门技艺延续下去的根本。”
他声音沙哑,像是被无数个日夜的粉尘磨砺过的老皮革,走到角落那个简陋的泥炉旁,每一步都踏得极稳。那泥炉看起来平平无奇,甚至有些破旧,炉身上还有几道明显的裂纹,但青山居士看它的眼神却充满了温柔,就像看着一位相伴多年的老友。
他伸出布满老茧的手,拎起上面坐着的黑铁壶,壶身早已被岁月染得乌黑发亮,壶嘴处还有茶垢留下的痕迹,给一个同样朴素的粗陶杯里倒了些浑浊的茶水,茶水颜色深沉如琥珀,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