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群鲨之父 (第2/3页)
他的小奥尼尔,现场球迷一片欢腾,他们期望看到邓肯杀入篮下后的暴扣。
然而,面对最后一道防线,已经站在篮下的甘国阳,当邓肯再度试图施展变向时,甘国阳的快手像花剑迅速击来,刺中了邓肯手里的球。
太快了,关键是时机把握的刚刚好,邓肯手里的球又被断掉!
倒地,抢作一团,最后裁判判了双方争球。
邓肯依旧没有表情,可是心里已经在动摇了。
为什么他下手那么快,为什么自己十拿九稳的运球,这么容易被断掉?
其实,当一个人开始思考这种问题,已经意味着他内心开始犹豫。
一旦犹豫,失误只会越来越多。
前面多次被断,邓肯在面对阿甘时已经有些迟疑。
一迟疑,甘国阳再一针对,自然容易露出破绽。
跳球,甘国阳又拔得头筹,用力量压过了邓肯。
邓肯的力量非常出色,在进入NBA后,绝大多数内线都不是他的对手。
但和甘国阳的碰撞让邓肯意识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什么叫“力王”。
争得球权的开拓者发动快速进攻,科比和小奥尼尔的手递手配合。
科比一步杀入篮下,甩开邓肯,暴起单手扣篮得手!
凯尔特人在后卫防守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纳什的防守即便由贝尔曼来调教,依旧很是糟糕。
这球纳什错位防到了科比,被科比抓住机会,一个手递手掩护就被过了个干干净净。
不过纳什马上展现了自己进攻端的价值,面对抢断能力强大的布雷洛克,他用娴熟的控球甩开防守。
在中路,利用有节奏的运球和观察切入篮下,突然骑马射箭出手,利用身高优势从容投射,拿下两分。
作为白人后卫,纳什的绝对速度和爆发力并不是特别快特别强,但他处理球和反应能力快的惊人。
进攻绝不拖泥带水,节奏明快,且善于在夹缝中出球,是场上非常好的指挥官兼攻击手的角色。
当穆林外线三分不中时,邓肯再度拿下后场篮板,球给到纳什,纳什发动快速反击。
他利用布雷洛克的急躁,运球转身过掉了防守,从中路杀入,四通八达的三秒区,分球给到底角福克斯。
福克斯第二次零度角的三分出手,再中!连追5分,凯尔特人将比分迫近到了1分,第一节即将结束。
这时候,所有人都知道甘国阳要单打了,低位给到甘国阳,原本是克里夫-罗宾逊来防守的,但邓肯主动承担了单防任务。
场下贝尔曼看到防守对位,心头一紧,暗骂道:“该死,怎么换到蒂姆去防了?”
邓肯的防守技巧绝对没有问题,他的预判,还有那双长臂,任何低位单打者想在他头上得分都异常困难。
但他面对的是阿甘。
在低位单打上,甘国阳非常善于看人下菜,而不是一招鲜吃遍天。
面对邓肯这种技术好,预判好的NCAA学院派内线,甘国阳善于用原始的东西撕裂他们。
浅要位,希克玛步转面筐,低头,降重心,三威胁后突然起步面筐强突!
凯尔特人内线已经没有了伊尔格斯卡斯,三秒区空虚,邓肯被甘国阳的怪力一顶,只觉得整个人的重心完全失去,脚下没了跟。
跟着,甘国阳就热刀子切黄油杀入篮下,单手重扣得分!
这球邓肯想犯规都发不上力,完全被挤开,只能眼睁睁看着篮下被攻破。
底线发球,邓肯意识到,贝尔曼让他错开不去防守阿甘是有道理的。
球探报告同样是有道理的,力量的差距太大,导致防守技巧完全不管用。
随后,纳什倒是又命中一个跳投,甘国阳再中一个中距离。
最终,凯尔特人首节23:26,落后开拓者3分,双方还算势均力敌。
邓肯首节一分未得,被多次抢断,他甚至没有一次像样的出手。
第二节开始后,两队第二阵容在场上拼杀,这时开拓者的优势再度展现。
他们的第二阵容年轻,有活力,也有上个赛季的经验。
凯尔特人的第二阵容稍显薄弱,开拓者很快将分差拉开到9分。
贝尔曼再叫暂停,重新调整球队的防守和进攻策略,但效果不是很明显。
贝尔曼意识到,今年的开拓者的确非常强大,他们的15连胜不是充话费送的。
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他们的进攻延续性,几乎没有断电的时候。
这点和1990年、1991年开拓者一样,永远有人可以站出来,短暂的接管比赛。
你不知道那个人会是谁,对手不知道,防守人不知道,连开拓者自己人都不知道。
这是防守方的灾难,你无法做出预判,无法逼迫进攻方做选择,防守方彻底陷入被动。
作为应对,贝尔曼没有一味的挨打,而是积极进行进攻调整,和开拓者展开对攻。
努力将分数咬住,不要被拉开到10分以上。
纳什今晚的发挥相当出色,他充分调动起的凯尔特人外线的进攻。
福克斯、布朗等人都有外线投射得分进账,全得益于纳什的穿针引线。
可是,内线的点迟迟不能得分,邓肯甚至连得分都没有,让凯尔特人瘸腿严重。
如果内线一直得不了分,无法和外线形成内外联动和响应,那么到了下半场进攻某个阶段一定会崩盘。
现在不过是靠着纳什的好状态吊着一口气,这口气什么时候断,还没有人续上,崩盘局面就会到来。
当邓肯第二节重新登场,贝尔曼要求他在尝试在内线得分,但紧跟着的一次低位进攻,就遭到甘国阳的正面封盖时,贝尔曼已经意识到今晚阿甘的计划。
因为甘国阳在防守端几乎放弃了对其他人的追赶和篮下护筐,把自己当做一个蓝领防守人在针对对手某个点。
“这个疯子,他想零封蒂姆!”贝尔曼在场边来回踱步,脑子里思考着对策。
一方面他有些担心,阿甘这家伙说好不语言攻击的,他的确没有,原来他直接玩防守针对。
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期待,因为他很想看看,邓肯能不能突破阿甘的针对和限制。
另一边,拉里-伯德也意识到甘国阳想做什么,他要完全锁死邓肯。
就像当初在波士顿花园球馆,甘国阳对自己做的那样。
“如果邓肯这个家伙够聪明,就不要和阿甘硬抗,而是用传球和策应击破他的纠缠,那样凯尔特人说不定还能追上来,否则……”
伯德回想起当年被甘国阳纠缠防守的时光,真是令人窒息。
好在篮球是团队运动,利用好和队友的联系,可以击破这种防守。
伊尔格斯卡斯是邓肯的内线好伙伴,当邓肯连续两次在低位无法击破甘国阳的防守时,他选择了内传内给伊尔格斯卡斯创造机会。
伊尔格斯卡斯两次切入接球上篮命中,萨博尼斯腿脚确实有点跟不上,被立陶宛小老弟的脚步给蒙骗了。
同时,开拓者在三号位没有一个能里能外的防守型锋线,也是他们在阵容上唯一的大漏洞。
邓肯很敏锐的抓住了这个漏洞,在自己无法得分的情况下,助攻队友,缓解了球队危机。
不过,开拓者依靠他们进攻端更高的进攻效率,依旧维持了10分左右的优势,不让凯尔特人翻身。
每当凯尔特人把分差缩小到5分左右,甘国阳就会站出来,利用他的单打、造犯规,打乱凯尔特人的节奏,重新确立优势。
来来回回的拉锯,这个上半场是开拓者赛季开始以来,打得最难的一个上半场。
有些比赛,开拓者进攻打顺了,往往两节搞定,半场就领先15分以上,三节拉开到20分,第四节就没了悬念。
凯尔特人不愧是拥有邓肯,贝尔曼悉心调教的球队,很多回合和开拓者打得势均力敌。
邓肯虽然依旧不得分,但他半场送出了4次助攻,伊尔格斯卡斯和邓肯配合,拿下了11分3个篮板球。
双塔在这时候起到了作用,一个点不亮,另一个点可以通过配合点亮,互相支援。
这一点,贝尔曼很有经验,因为开拓者也是这样的配置。
邓肯+伊尔格斯卡斯,几乎就是阿甘+萨博尼斯的年轻版本。
不过很多人可能忘记了,包括贝尔曼也忘记了,甘国阳在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绰号:双塔克星。
任何内线双塔的队伍,在面对阿甘时,都会被他的攻防冲的七零八落,并且由于资源集中在内线,最终导致全体崩盘。
甘国阳已经很久没有开壳双塔球队了。
上半场结束,双方打成了59:52,开拓者领先7分。
中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