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球 (第1/3页)
邓肯上一次在比赛中这么狼狈,也是在他新秀时期。
不过不是NBA新秀,而是NCAA新秀,他刚进入维克森林大学的第一年。
在对阵克莱姆森老虎队时,被对方的中锋沙朗-赖特攻防两端打爆。
那时候邓肯还很年轻,而沙朗-赖特已经是大四的成熟球员。
同年,赖特在首轮第六顺位被76人选中登陆NBA。
稚嫩的邓肯被这样的球员欺负是很正常的,那时候他还无法在力量上和NCAA最高水平对抗。
赛后,维克森林大学的教练奥多姆把邓肯叫进了办公室,他没有批评邓肯,而是安抚他。
奥多姆担心邓肯在经历如此难堪的失利后会丧失信心,信心这个东西,比金子都要珍贵。
而邓肯并未消沉和沮丧,他一向平静的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对教练说:“教练我很好,我打的很开心,学到了很多。”
那时候邓肯18岁,已经相当的成熟,能够正确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到了大二这年,邓肯真正开始发力,他场均可以贡献16.8分12.5个篮板和4.2次封盖。
此后,他一直是球探、教练和专家眼中全美最好的篮球运动员,铁打的NBA状元。
他没有拿过NCAA总冠军,他输掉了很多关键的比赛,但没有人怀疑他的能力和实力。
包括邓肯自己,从离开维京群岛来到北美大陆,他的自信心一直在增长。
最开始人们都以为维京群岛的人生活中都不穿衣服,光着身子,对邓肯这个“岛民”更是充满了好奇和偏见。
邓肯用自己的表现打消了大陆居民的偏见,这个从海里走出来的巨人,在球场上的影响力无与伦比。
但今晚,在古老的波士顿球馆,在伟大00号球衣退役的时刻,在凯尔特人篮球名宿和绿色之魂的注视下,邓肯对自己的能力陷入了空前的怀疑中。
三节,0分,连几次像样的出手都没有。
所有的手段全部失效,接球都变得困难。
从比赛第一节开始,邓肯像是进入了一个浅滩,海水冲刷着他的脚面,冰冷刺骨,但并不可怕。
他觉得自己只要转身就能离开,离开危险的海域,去安全的陆地上,那里有姐姐给自己留下的篮球场。
时间推移,潮水涨的很快,没过了脚脖子,海水越发的冷,他的手脚开始发麻,行动迟缓。
但天很蓝,风很柔和,海水泛着白色的泡沫,脚陷在软软的沙子里,竟觉得还挺舒服。
可是很快,天色转眼变黑,风变得凌冽,呼噜呼噜的吹,海鸟消失了,台风要来了。
水一下子就没过了膝盖,朝着腰部汹涌奔来,此时想转身,却发现自己已不在浅滩,而是身处一片幽暗海水的中央。
咸腥的水朝着肚子、胸口不断上涨,狂风席卷着黑暗掀起致命的波涛,这时不远处一个巨大的鲨鱼鳍出现,在波浪中忽隐忽现……
“蒂姆,蒂姆!”鲍比-贝尔曼在嘈杂的舰队中心替补席上冲着邓肯大喊,“集中注意力!比赛还没有结束!”
看到邓肯略微失神,贝尔曼提醒他,不要被当前糟糕的局面所压垮。
不过这样糟糕的形势确实是邓肯没有遭遇过的,事先没有预料到的。
历史第一防守人全力以赴的单防,竟然会让自己一分都拿不到,这种差距和对比令人崩溃。
越是崩溃,发挥越急躁,表现越糟糕,然后心态愈发崩溃,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这是甘国阳攻击对手时经常出现的境况,通过这种循环将对手压制到一个远低于他正常水平的表现。
能不能从这种循环中走出来,往往不在于技术、体能,而在于心理状态,如何正确面对历史上最强的球员。
有些球员走不出来,结果就是每次遇到阿甘都打得异常糟糕,远远达不到自己的正常状态。
比如霍瑞斯-格兰特,生涯面对阿甘的数据惨不忍睹,恐甘症典型患者,公牛两次输给开拓者的重要罪人。
还有些球员通过不同的方式走了出来,甚至可以取得升华。
比如萨姆-鲍维,他认清自己的定位,克服了心魔,积极和阿甘对抗,打出了不错的生涯。
还有罗德曼这种,我知道打不过你但我就是不服,不存在什么恶性循环,反而越挫越勇。
奥尼尔是个另类,他靠着自己骗自己,精神胜利法,竟也走出了一条路,可以从容应对阿甘。
这一战轮到邓肯了,面对贝尔曼的关注和鼓励,邓肯道:“教练,我要得分,我必须要打进一球。”
邓肯自己都清楚,他必须得分,必须在阿甘脑袋上得分,靠自己的双手打破禁锢。
在大海里,他可以因为害怕鲨鱼而上岸选择篮球。
现在,他已经没有回大海的路了,他必须战斗下去。
贝尔曼却不是很同意邓肯,他明白邓肯的意思,但他认为邓肯现在的状态,会越打越糟糕。
“你应该用别的办法,想办法重新掌握场上的主动,而不是一味的进攻。你先休息吧!”
现场嘈杂的声音让教练和球员的每一次交流都声嘶力竭。
第四节开始前,贝尔曼让邓肯坐在场下休息,思考一会儿,冷静一会儿。
这时候,甘国阳也坐在场下,披上毛巾喝水,他抬头看了看记分牌,开拓者领先已经扩大到了15分。
到目前为止,甘国阳只得到14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