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18章 新的怪物诞生了

第418章 新的怪物诞生了

    第418章 新的怪物诞生了 (第2/3页)

事儿咋办’。

    汲黯想告诉刘荣的事:陛下看呐!

    这事儿多麻烦呐?

    这都还没正式开始呢,就已经冒出来这么多问题了;

    天知道真到了具体操作的时候,又会出多少驴马烂子?

    还是别搞了吧~

    维持现状不好吗?

    就靠察举,等地方郡县一个人一个人往上举荐呗……

    汲黯的这个心思,最终也并没有逃过当今刘荣的火眼金睛。

    为了让汲黯明白自己的良苦用心,刘荣与汲黯就科举一事聊了很多次,且每一次都聊很多、很久、很深。

    比如方才,汲黯回想起的那句‘考场如战场’,便是刘荣结合后世经验,以及科举的本质,所推断出来的未来景象。

    刘荣清楚地记得,在两千多年后的新时代——别说是决定能否跻身体制的公务员考试,又或是所谓决定‘一生命运’的高考了;

    就连一场为了获取驾驶证,而参加的驾驶技能考试,都能在考场外引发一轮围观。

    有那么一段特殊时期,刘荣家乡的驾驶资格考试,甚至有过规定的通过比例,类似于‘无论多少人参加考试,都只能通过一半’之类的潜规则。

    于是,考生们为了打败竞争者,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一边提升自己的硬实力,一边为竞争者们制造麻烦。

    什么举报身份造假,又或是举报‘昨晚他肯定喝酒了’之类,都是最低级的小儿科;

    刘荣曾听说过有一个人,为了能顺利通过考试,便以‘镇定药物,吃了就不紧张了’的名义,给其他考生兜售违禁品!

    如果那般不择手段、没有下限的竞争,都不能算作是‘考场如战场’的话,那刘荣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样的考试,才能被称之为‘考场如战场’了。

    除此之外——除了科举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大概率会形成的文化场景外,刘荣还和汲黯深入探讨了科举推行后,官僚群体逐渐壮大的问题。

    而这,也让汲黯愈发感觉到无所适从的同时,更无比直观、真切的感受到自己所学的黄老之学,似乎真的越来越赶不上时代的步伐了。

    曾几何时;

    准确的说,就是在太祖高皇帝,继始皇嬴政后再度统一天下,并建立汉室的那个时候。

    当时的黄老学,几乎是全天下人的宠儿。

    无为而治?

    ——妙啊!

    道法自然?

    ——绝绝子!

    就这么干!

    黄老咋说,咱就咋做!

    无他;

    唯划算耳。

    那段光辉岁月,几乎是每一个学习黄老学说的年轻文士,都遐想、憧憬过成千上万次的过往高光。

    却很少有人想明白:那段高光,并不源自于黄老学本身有多先进,而仅仅只是因为当时的汉家,实在是太过于彻底的一穷二白;

    除了最省钱、省事、省力,同时又不至于对底下完全放任不管的黄老学,汉家实在找不出第二个学说,能作为当时天下的所谓‘执政学派’了。

    法家?

    刚把秦忽悠到二世而亡了不说,张口闭口就是改革、就是要钱。

    哥们儿开国皇帝之身,愣是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到处奔波平乱,你跟我说改革、变法?

    也不是不行——朕在精神上支持你;

    只要你愿意自掏腰包,那别说变法了,你就算是变性,朕也依旧把你当成为国为民的大忠臣。

    什么?

    没钱?

    巧了,朕也没钱。

    非但朕没钱——如今天下,就没几个人手里有钱……

    至于~儒家?

    懂得人都懂。

    但凡有点上进心、雄心壮志,并对底层民众的疾苦有所了解的帝王,就不会觉得儒家是什么好东西。

    更何况儒家要搞得,是地主乡绅为主导的‘家国天下’;

    王朝末年,中央威信力下降,天子变成泥塑雕像,儒家着重达成这一伟大目标,那倒也罢了;

    王朝新兴,开国皇帝尚还健在——尤其还是刘邦这种重度儒黑的开国皇帝在位,儒家想搞家国天下、乡绅经济?

    不过是嫌帽子里的‘天子尿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