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朕这一生,如履薄冰 > 第483章 冰与火之歌

第483章 冰与火之歌

    第483章 冰与火之歌 (第2/3页)

    而且,战斗爆发时,阵地是掌握在郅都所部先锋手中,遭遇夜半袭击的高阙匈奴守军,反倒成了主动进攻的一方。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这些汉人,怎么可能在这种天气,悄无声息的出现在高阙!”

    “——这些汉人,怎么可能在这凛冬,顺利来到高阙!!!”

    “不可能!!!”

    高阙内三百步,看着远方,已经被汉军占领的高阙城头,以及城头越来越多的汉军将士,呼延当屠目眦欲裂,更惊的六神无主。

    怎么可能!

    汉人,怎么可能真敢打高阙!

    尤其这般天气,汉人,又怎么可能真把军队,顺利送到高阙?!

    战斗骤然爆发,呼延当屠作为主将,最应该做的,其实是尽快稳定军心,并尽快鼓舞士气,争取将高阙墙头夺回,将汉人赶下城墙。

    城池攻防战中,绝大多数守军主将,也都是这么干的。

    ——敌人先登,据点形成,城池攻防战变成阵地争夺战,那就集中兵力先灭敌方在墙头上形成的据点,把地方逆推回城墙之外,让战斗性质再度变回城池攻防战。

    只可惜,呼延当屠,是一名匈奴将领。

    即便奉令驻守高阙多年,呼延当屠也从未想过有朝一日,高阙居然真的会爆发一场攻防战。

    尤其去年之前,河套还在草原游牧之民的掌控,属于绝对意义上的匈奴版图,而高阙,则仅仅只是隔断慕南与河套,谨防河套地区对慕南右贤王部,以及单于庭本部不利的内部关隘。

    高阙真正成为汉匈前线、匈奴边防关隘,才不过一年多时间。

    最主要的是:在呼延当屠这样的匈奴贵族、游牧民族将领认知中,城池攻防战,真的是有些超纲了。

    ——草原上,哪曾有过两个部族之间的争斗,会打成城池攻防战?

    草原上又哪来的城池?

    两个部族之间发生争斗,除了一边倒的部族营地被冲击外,正面战场对峙,几乎只有两种情况。

    要么,两个部族碰一下子,其中一方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对手,于是便开始在战场上迂回,更或直接就是逃跑。

    而另一方则根据需要,来决定是否追击。

    如若战前,本就是打算争个高下,教训一下对方,又或是因某片草场、水源的归属而发生争执,那多半就不会追。

    毕竟胜负已分。

    唯独双方有什么解不开的仇怨,亦或是双方争夺的资源,必须以其中一方被消灭来决定最终归属,亦或是优势方想要吞并对方,才会发生一方逃跑,另一方追击的情况。

    这是一种情况:一方逃,一方追或不追。

    另外一种情况,则是两方都不逃、都杀红了眼。

    这种情况下,那无论是正面冲阵,还是迂回缠斗,都会无比的惨烈。

    而呼延当屠这样的匈奴贵族、高级军官,擅长的就是这两种作战方式,即骑兵对骑兵的‘机动化大集团大纵深’战争。

    以骑兵队步兵,尤其是汉人的步兵,在开阔地倒是好说——按追击猎物的方式去做就是。

    追踪,尾随,侵扰,蚕食。

    总之也是轻松写意。

    但到了汉人步兵缩回城池内,匈奴贵族其实就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骑兵再能冲,也冲不上几丈高的墙头啊!

    敌方步兵有城墙作为掩护,弓箭射程有比我方更远,这怎么打?

    所以在过去,几乎每一次发生匈奴人大规模南下入侵的突变,边墙城池总是能大概率幸免于难。

    因为匈奴人,真的没什么好办法处理城池,更没什么能力打好一场攻城战。

    他没那个能力你知道吧?

    你让匈奴人在平原开阔地,追孤立无援的笨重步兵集群,那不在话下。

    在开阔地,和敌方骑兵捉对厮杀——正面冲阵、迂回辗转,甚至是下马肉搏,匈奴人也同样不惧。

    可你让这些骑在马背上长大的游牧之民,去打一座墙高城厚、守备稳固的城池?

    不好意思,没学过,不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