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2003:从外贸开始 > 第988章 行业龙头的气度

第988章 行业龙头的气度

    第988章 行业龙头的气度 (第3/3页)

   除了这些精英之外,剩下的就是小米内部的人员调岗了,在其他中高层方面,小米也在包括尉来,吉利,BYD等等新能源汽车优势企业里挖了不少的人。

    初创团队组建完成,小米造车项目正式浮出水面,剩下的就是找个时间对外公布了。

    按照雷布斯以及小米集团的规划,在造车项目上小米计划十年之内投入100亿美刀,首期投资100亿人民币,这些资金都将通过小米集团自身来解决。

    跟檀锦程一样,身为资本的雷布斯以及小米集团,同样以现金流著称,小米的账户里叭着大量的现金,足以支撑起小米的造车项目,因此也没有必要独立于小米之外。

    不过眼下,小米第一步要解决的就是造车资质的问题。

    新能源汽车实行严格的双资质制度,先要通过发改委备案建厂资质,再通过工信部审批产品准入资质,对于新入局者,第一步就是要解决生产资质的问题。

    实际上从2017年5月开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就已经暂停审批了,江淮大众是暂停之前的最后一家获批企业,到目前为止,四年时间过去,拥有双资质的新能源车企还停留在15家。

    2017年五月份之后成立的新能源车企,想要合法造车,无非是要么收购,要么走代工路线,通过代工企业的资质来完成生产。

    小米,毋庸置疑的是走代工路线,因为到目前为止,这玩意儿基本已经买不到了。

    要买也不是没有,那就是像尉来那样,收购如知豆这种濒临破产或者已经进入破产程序的企业,通过重组的方式拥有生资质,但是显然雷布斯是不会干种事儿的。

    从投资风格上来说,檀锦程的投资风格更加的全面,可以理解为资本以及产业整合的模式,只要有利于企业或者自身的发展,他是不介意接手经营困难的企业。

    扬子汽车是如此,魅族手机是这样,利帆汽车以及知豆汽车都是如此,国民技术同样是如此,檀锦程有足够的耐心,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来整合这些企业。

    至于说整合失败了,那又如何?

    但是雷布斯可不是如此,雷布斯的投资风格更加接近于纯资本,他投的企业要么是看好的行业在风投轮介入,要么就是在行业以及企业发展成熟期,寻找投资机会。

    整合破产企业这种事儿,纯资本是很少去做的,费时费力。

    哪怕是在科技制造业,无论是手机还是汽车行业,雷布斯介入的时间点都非常的微妙,真要说起来,那就是完全成熟了。

    小米手机成立的时间点是山寨机横行的时代,虽然说市场混乱,但是无论是产业链还是产业模式,通过山寨机以及合约机,还有苹果的推动,都让智能手机进入到了成熟期。

    小米在手机产业成熟之时介入,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整个行业的优势,有最成熟的代工厂,有好的屏幕以及CPU,只需要完成行业整合,就能够快速介入消费市场。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发展到2021年,国产新能源的产业链已经完全成熟,小米不需要去头疼产业链的问题,而产业链整合,这又是雷布斯的优势。

    这也是大部分小米还有雷布斯黑粉黑他的地方,指责他摘桃子,大家伙儿把市场搞成熟了,他进场了。

    但是从企业经营角度来说,这一点无可厚非,利用起自己的优势,最快速度的介入一个市场,这就是最正确的选择。

    “年后于总联系一下北汽那边,我们要尽最快速度拿到生产资质。”

    从北汽极狐挖来他们的总裁,与其说是小米挖的,倒不如说是帝都方面的意思。

    要说也是北汽了自己不争气,在新能源汽车第一阶段,北汽绝对是风云人物,销量以及投入方面都是第一阵营,很长一段时间,北汽的车型都是销量排行榜的前三。

    很可惜,在补贴政策落幕,进入到真正市场竞争的环节期又掉队了,如今现代也不行了,新能源方面表现也不佳,虽然还在继续加大投入,但掉队了就是掉队了。

    在商用车方面,折腾了一通的福田也掉队了,如今北汽就靠着奔驰过日子。

    北汽还是那个北汽啊,它但凡争气点儿,估计就没有小米造车了。

    “没有问题,集团初步的计划是以北汽越野为主体,来给小米汽车代工。”

    “行,那就这么定下了,年后大家都辛苦点儿,咱们得加快速度了。”

    虽然很早就有一个造车梦想,但是真正开始造车了,雷布斯也是压力重重,首先要在集团内部统一思想,在造车这个问题上,小米集团内部是有两种观点的。

    但是真正介入到这个行业,他才知道有多难,同时他内心对于檀锦程也很是佩服的,这么多年以来,檀锦程一点一点的积累,赚到的钱以及资源几乎都往造车方面倾斜,一点点的把尉来做到行业头部。

    不真正进入到这行,是理解不了的。

    不过既然上马了,那就得好好干。

    “可惜啊,原本想把尉来研究院的院长给挖过来,只不过檀总太过于鸡贼了,老早就做好了准备。”

    挖胡争楠是一方面,通过胡争楠能够带过来尉来研究院一批优秀的人才,这样的话小米造车进度就是要快上很多,只是檀锦程对尉来研究院严防死守,虽然挖过来一批人,但并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

    倒是在吉利那里挖过来的一批人不错。

    在2020年与2021年交界之时,小米正在加速着他们的造车计划,菊花厂在造车业务方面的思路也开始清晰起来,虽然与赛力斯合作的第一款车型,成为了市场的炮灰,没卖出去几辆。

    但也正是通过与赛力斯的合作,清晰了菊花厂在造车领域的模式,去年11月25日,任总签发了内部决议,重申了菊花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的战略,明确了菊花作为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的定位。

    不过,在具体执行方面,菊花显然不只是满足于类似于博世那样的零部件供应商地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