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0章 “大尉来战略” (第3/3页)
很大气祝贺尉来在全球化战略上再进一步,另外还半开玩笑的表示,不知道檀锦程愿不愿意坐下来聊一聊共建欧洲物流仓,分摊分摊成本的计划。
老实说,船夫哥这个提议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想法,一方面确实能够分摊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国内车企出海的敌对性。
尉来要做国际化的车企,BYD与吉利同样如此,但是市场就那么大,最怕的就是大家在海外搞恶意竞争。
很巧,这些热点事件在电话会议上也被投资者提问了。
“我有注意到王总的提议,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在国内玩内卷搞降价,哪怕大家会吐槽降价后的质量问题,但至于是车价便宜了,可以把好处留给国内的消费者,但是如果在海外玩这一套,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降价竞争是大宗消费市场避免不了的,但是檀锦程还是不太愿意陷入恶意竞争的环境当中,尤其是在海外市场。
除了财报上好看一点,没有任何的好处。
“我们有注意到刚刚檀总有说起一个词,那就是大尉来战略,檀总能不能说一说大尉来战略都包括哪些,另外还有就是悦驰汽车现在的情况,电动化进程如何了。”
“好的,那就说说吧,先说说悦驰汽车吧,销量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悦驰汽车上半年的销量相对于以往依旧还是处于下滑状态,燃油车市场份额的下降是主要原因,谁都能看出悦驰汽车现在对于尉来集团的重要性越来越低了。
但是一家年销量保持在70万左右的车企,也不可能就这么放弃的,加速电动化是必须经历的。
“首先要说明的一点是,悦驰汽车依旧会保持一定量的燃油车开发,例如说坦克系列这种硬派越野,还是会以燃油车为主,新车型的开发我们也会偏向于燃油车板块。”
“悦驰以及扬子系列,我们的电动化进程确实是要有所落后,背后的原因大家也知道,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成熟之前,我们不得不依赖于现有车型的销量来维持公司的体量。”
“这一点是属于公司的历史遗留问题,我们不会回避,但我们正在努力,悦驰的第一款混合动力车型将于九月份推出。”
悦驰系列在电动化方面走的是混合动力为主,如果说真的看重销量,那么现有的增程式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增程毕竟还是太过于小众了。
要想真的立足于混合动力市场,那就必须开发出PHEV车型,而非HEV这种轻混,BYD在DM系列方面的成功已经证明了这个市场还是非常有前景的。
BYD在DM-i体系上的真正意义上的量产,实际上也就是去年年底以及今年年初,悦驰确实是落后于主流车型,但时间以及空间依旧还是存在的。
基于这种考虑,悦驰汽车才没有考虑增程以及HEV轻混车型,这种过渡产品确实是能带来销量上的一定提升,但对于企业的长远战略没有什么意义。
尉来L系列主打增程,E系列主打纯电,星途品牌会介入两者之间,而悦驰汽车这边则主打PHEV,这才是所谓的大尉来计划当中的重要调整。
另外,悦驰汽车在品牌资源这方面也进行了深度调整,目前仅仅在A1,A3这样的主销车型上继续投入,而像A7这一类的边缘车型,已经停止更新了。
在产品线策略方面,也在逐步对现有燃油车生产线进入电动化改造,这些都是外界看不到的,之所以速度看起来比较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无非就是要保证现有的销量不至于出现一个太大的下滑。
销量缓慢的下降有市场原因,也有悦驰在电动化改造过程当中的刻意为之。
“除了这些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做出努力之外,我们还需要对悦驰系列进行一个品牌营销上的升级,一直以来悦驰给大家带来的印象太深刻了,电动化改造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也是我们要考虑的。”
这个时空的国民神车,创造了无数纪录,中低端SUV市场上的王者,性价比高这些都是悦驰品牌的标签,且都是基于燃油车市场上的。
一个在燃油车市场深入人心的品牌,电动化会不会被市场所接受,其实才是悦驰汽车目前最为顾虑的事,BYD在王朝系列之前的那些车型,基本都是油改点,但是反响却都是一般。
F3当年多火啊,但是F3的混合动力车型,却是不算成功,撑死了也只能说是积累了经验与技术,王朝系列的出现其实也是看到了改造的难度。
这也是很多车企多品牌战略的原因,BBA在大家印象当中就是燃油车,若是在大街上看到一款挂着绿牌的奔驰,多多少少大家都会看上一眼的。
这就是品牌印象。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跟BYD的差异化竞争,既然我们悦驰汽车要走PHEV路线,那这一点就是必须考虑的。”
“当然这一切都必须要建立在我们第一款PHEV车型的市场反馈情况,如果市场反馈较好,那么我们会坚持下去的,但如果市场反馈一般的话,悦驰汽车也会推出新的品牌的。”
“甚至于不排除与尉来汽车再次合并。”
大型企业旗下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品牌与品牌之间的分分合合,都是基于市场变化的,当初悦驰汽车与尉来汽车的拆分,是基于把资源倾向于尉来汽车。
悦驰汽车拉销量搞钱,尉来品牌重投入,如今尉来品牌已经具备一家“中型”车企的规模了,也就不需要悦驰汽车来搞钱养他了。
这时候,如果悦驰汽车的转型不成功,那么合并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就像是父子之间分家一样,当父母老去之时,那么儿子负责养老也是理所当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