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意向不到的角度(5k,还有6k) (第1/3页)
咦?高总师这个精神头儿,转换得那是真快!卢工在心里啧啧称奇。
果然非常人行非常事啊,此时他并不知道在高振东身上发生了一件足以震动全系统,乃至对以后的很多事情都产生影响的事件。
他只是放下心来,高总师没问题,那就好,他这才说起了自己这次打电话的事情。
“高总师,是这样,我们的坦克新发动机经过使用,总体反馈很好,不过有些顽疾还是存在,尤其是水平顶部对冲布置,以前没没经验,生产工艺都是新的,在总体优秀的情况下,还是有有些问题。”二代坦克在部队开始铺开使用,反馈很多,一些在短时间测试里看不到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
高振东倒是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这非常正常,没问题才是不正常的:“嗯,有问题好说,改嘛,这次打电话,就是为了这个事情?”
“对对对,高总师,主要的都是些小问题,我们也在改,不麻烦。不过也有一些比较大的问题,需要解决,这不,找你求援来了。”卢工在电话里笑道。
一般的问题,设计团队自己就解决了,能上到这个时候还要找自己的,让高振东有些吃惊,难道是材料问题?
“你说,我听听。”时间多的是,不用急,尤其是现在这个情况,自己时间更多,就更不用急了。
“主要是曲轴、连杆的磨损问题。是这样,从材料强度上来说,其实这东西没问题,现在的问题,就出在加工上面。”卢工说得有些不好意思,材料问题,可是高总师这边亲自给解决的,结果自己拿到好材料,没用好。
高振东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奇怪,这年头加工有问题,那不是正常得很?别说现在,加工这件事情放到几十年后,也还时不时的有些问题呢。
“加工?”
“对。你知道,连杆和曲轴的连接,是靠连杆的大端和大端盖结合的,问题就出现在这个地方。这个大端盖和大端我们是一体做好,然后切开,这一切就切出问题来了……”
一刀下去,肉眼看起来倒是平平整整,实际上这一刀产生的高温、应力、微小裂纹等等,都在让这两个部件的结合面产生很多变化,简单来说,就是力学性能的变差,而这种变差,在老机型上已经调整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但是在新机型上可就不好说。
而且这个切削面在微观上是不平的,为了保证两个分离面的平面度,还要在切削后进行精磨,这一道精磨,成本高、难维护不说,而且还让这两个部件的结合面产生了在横向剪切力下滑动的可能性,磨损、噪音等随之而来,为了这个,又要在两个部件上考虑定位措施,这一来二去的,成本就更高。
成本更高就不说了,关键是还是很难完全解决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麻烦。
现在部队那边反馈回来就是,磨损大、寿命短、维护困难,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改进。
这年头的切削、精磨、定位这些,其实都还挺一般的,问题就更大。
听了卢工的话,高振东笑道:“你们是想要个更硬的材料?而且韧性、力学性能、加工性能还不能差?”
硬了就脆,而且加工难度上升,不只是啃不啃得动,而是力学、晶相等方面都要考虑。想要更硬而其他性能基本不变,其实难度非常大。
卢工一听,在电话那头连连称是:“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高振东笑得更厉害了:“卢总啊,材料的性能是有上限的,而且想要多方兼顾的材料就更难。”
卢工在电话那边脸都红了:“是是是,我们一遇到困难就想用材料解决问题,是有点懒惰,高总师,您批评得对,我们再想想办法。”
是有点偷懒了,什么事情只想着靠材料去解决问题,高总师就算是再厉害,也没法完全满足所有要求。
“不是批评你,我的意思是,这个事情吧,不需要靠材料也能解决。”这年头的同志,和他们说话就不能大喘气,一次性得把话说完,要不然他们心里这个内心活动实在是有点多。
“啊……那太好了,谢谢高总师。”卢工完全没有头铁非要自己整的想法,批评和自我批评什么的,先放一边去,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这些批评回头再说。
太倔,也是要批评的。
“你们的问题,其实加到一起就一个——让这个连杆两端能紧密结合,不发生滑动,对吧?”高振东在电话里道。
“对对对,就是这个意思!”
“那很简单,你们让这个分离的两个端面不论是否平整,天然就是相互啮合的不就行了。”高振东启发道。
“天然相互啮合?这种加工技术我们真没掌握,一刀切下去,无论如何两边都是需要二次加工才行的吧?”卢工想破了脑袋都没想出来高振东这话什么意思。
“卢工,你拿张纸撕开,看看两个断口是不是天然啮合?以前搞地下工作的,不就常常靠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