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1章 人人都有收获(4k) (第1/3页)
很明显,这个临时成立的公司,就是奔着这些展品来的。
这是件好事,至少说明这些东西足够打动人,他们才会有这一步的动作,有变化,就是好消息。
“这是好事啊,他们和我们没有建交,但是能先从经贸往来上打开更多国家的突破口,也是一件好事。”外事部门的同志笑道。
想要发展,就免不了要和更多的国家建立联系。
政治上暂时没法打破僵局,那从其他方向能突破也是件好事。高振东对这个还是清楚的,例如乒乓外交,在他上辈子就是被我们的外事工作者津津乐道的一件得意之作。
而经贸上能打破僵局,比起体育外交来也不遑多让。
“嗯,看来他们的胃口不小啊,组成一个联合体,那目标必定是盯着全系列来的,否则一个两个产品,相信他们都能吃得下。”
外商部的同志对斗牛国为什么要组成一个股份公司再来谈,倒是心里多少有数。
“你们觉得怎么样?”
“这个倒是好事,其实我们从管理和沟通上来说,也不大愿意拆分太细,尤其是斗牛国这一类国家,总体的金额是有限的,拆分太细,会大大增加我们的管理和沟通成本。虽然他们拧成一股绳之后,会为我们带来谈判上的麻烦,但是总体上来说,我倒是倾向和他们采用这种方式打交道。”外商部门的同志笑道。
这件事情说穿了,就是这些总体经贸规模不大的,拆开太麻烦。而且从管理上来说,有什么麻烦,不论是何种产品都只找一家,相比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来说,还是要方便得多。
至于一家独大带来的竞争不足问题,对于当前的规模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等到规模上去了,再去处理这件事情也不迟。
而且只要规模上去,利益够大,不用我们提,他们自己国内都会有势力会自然去促成多家竞争的态势。
“一次只签2~3年!”高振东突然插话道。
“2~3年?”
“对,理论上是越短越好,但是1年太短,导致达成合作的固定成本太高,对他们没有吸引力,而3年以上时间又太长,对于我们不利,2~3年比较合适,是一个比较好的平衡。”
这种小心思,我们的同志往往会陷入一种“君子可以欺之以方”的状态中,要不然高振东上辈子,我们刚打开国门的时候,也不会在商业细节上被小鬼子花旗佬等等签下那么多坑人的协议,一是经验不足,二来则是因为太相信别人。
不过高振东这么一提醒,外商部的同志觉得这个建议不错。
“嗯,振东同志提醒得好,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劳永逸的,2~3年,既保证了各方利益,又能让合作条件根据环境的发展得到及时的调整。记下来,这是谈判中的一个原则。”
外事部门的同志笑道:“这一回,可能要你们先为我们打头阵了,你们撬开门缝,我们后面才好跟进做工作嘛。”
斗牛国作为欧洲比较特殊的国家中的代表,而且体量足够大,祖上也阔过,毕竟最早的“无敌舰队”还没约翰牛什么事儿。
它和软木王国一起,能在我们和其他一些新兴国家的交流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对此也是比较重视的。
高情商:新兴国家。
低情商:从这些国家手下解放出来的殖民地。
外商部的同志咂了咂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你这话我怎么听着总觉得不对劲呢。”
大家都笑了起来。
——
而此时,展会现场依然红火,斗牛国的人游走在各大展厅中,深深为自己昨天的决断感到庆幸。
如果昨天再往里多走一会儿,这个股份公司可能就不见得会存在了。
而达成股份协议之后,这些人也终于开始分开行动,我们主动为他们配备了一定数量的翻译。我们就是这点好,再怎么踅摸,总能找到数量够用的翻译来,人口基数大,没办法。
高振东上辈子,我们第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