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5章 历史的惯性(4k) (第2/3页)
一点我们很肯定。如果各位同志有兴趣,我们可以提供高定向石墨和相关材料,并且开放试验室设备,请同志们在我们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高委员很有信心,格局也很大啊。
“别急别急,这东西到底叫什么名字?”数理化学部的主任觉得“碳基二维晶体材料”这个名字实在是有些啰嗦,不够朗朗上口,高委员作为发明者,总有个想法吧?
没想到高振东却是摇了摇头:“这东西在我们这里就是这个名字,没别的……”
倒不是高振东不想起名字,毕竟这东西的名字是现成的,石墨烯。
但是高振东对这个名字有些过敏,听着有点心烦,他下意识的不想用这个名字。
石墨烯、纳米材料、量子效应……天知道上辈子那些商家们,到底糟蹋了多少好名词,尤其是那帮骗老头老太退休金的,简直逆天。
搞得高振东一听这些名词,下意识就会觉得“这东西是假货”,哪怕是后来有真货出来了,他还是这个想法。
“啊?这也太技术了……”对于高振东的回答,数理化学部的同志们都有几分惊讶,能为一种颠覆性的新材料命名,对于搞这行的同志们来说,那得是多大的诱惑啊,偏偏这位同志居然不屑一顾。
暴殄天物!暴殄天物啊!
然而真正考验他们神经的是高振东的下一句话。
“说实话,这东西我也是突发奇想搞一搞的,想要起名字还真没那么深厚的功底,我怕我起出来的名字不够好。要不……在座的各位都是前辈,在这条路上耕耘日久的,你们来起一个吧。”
他这个话其实是实话,要不然他也不会除了“石墨烯”,就想不出别的更贴切的名字了。
别小看起名字这个事情,学过有机化学的同志都知道,给有机化合物起名字,或者倒过来根据有机化合物的名字画出结构式,是有机化学的基础考点之一,如果上课不够认真,栽在上面的同志也不在少数。
还别说,石墨烯这个东西虽然是凝聚态物理的产物,但是它的名字还真的来自有机化学。
但是他说的事实归事实,同志们听着是真的有点麻,想上去搞他三拳两脚的冲动油然而生。
在座的同志可都是这个领域的资深大牛了,按说什么离谱的事情都见过,但是高振东这话过于离谱。
什么突发奇想?你这一整套的制备和验证方案弄下来,别说突发奇想临时起意,就算是正经研究这个的同志,都不见得能搞得清楚。
不对,不是不见得,是根本想不到!毕竟朗道的理论还搁那儿呢,谁有兴趣在一条必死的道路上瞎特么折腾。
诶……从这个角度来分析的话,也许他真的只是门外汉的灵光一闪,毕竟入了这个门的压根就不会想到还有这么一条路子。
但这就更难绷!
同志们一时之间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看来,我们还是不能对经典理论太过盲从啊,尤其是一些难以实证的理论,不能因为有权威结论在那里,就贸然放弃。”学部主任感叹道。
如果这里的同志是普通的科研人员,高振东大概率会劝说尽量还是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去做事情,主要是这种思路,很容易浪费一切资源之后还一事无成,包括研究人员自己的精力、寿命、健康。
但是这里的同志可都是站在国内最顶端的,带领着大家进行科学上的突破和颠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他们的重要工作方向之一,所以高振东并没有多说什么。
学部主任说到这里,才意识到刚才高振东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把冠名的荣誉,送给自己这帮人了?
几位同志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嗨,这怎么好意思呢。
一边嘴上说着不好意思,一个个的一边在脑袋里开足马力,绞尽脑汁,务必要为振东同志这个颠覆性的材料起一个配得上的好名字。
看来“战报会骗人,但战线不会”这句话的含金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