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周边就业、三系调查 (第1/3页)
东山府,全福立交。
虽然三系重建了高架,但四周土地依旧荒凉。
要么是破产后,废弃十几年的老绵厂。
要么是征收后,尚未动工的工地。
要么是连绵不绝的杂乱自建房···
程辉应聘成功后,回到酒店宿舍。
另外三个同学兼舍友,似乎也刚刚回来。
“老程,我要辞职了。”
程辉微微一愣,“怎么说?”
“今天出去找工作,应聘上了Obi直营店的销售员。”
“Obi直营店?好家伙,外资啊。”
“是啊,每个月2200,销售提成另外算,有五险一金,包吃包住,以后还有机会做店长···只是每天在电子商场里待着,早上进去,晚上出来,天天见不着太阳。”舍友如此说,脸上却开心莫名。
另一个舍友接着道:“我也去应聘了,公司知名度不如Obi,是国内的橙子科技,月薪2100,销售提成另外算,又五险,包吃包住,同样全天待在电子卖场。”
最后一个设有摇头叹息,“我就差点了,打算去亿维电子商城卖电脑,月薪1800,销售提成另外算,不包吃不包住,也没有五险一金,估计干不长。”
程辉琢磨琢磨,感觉哥仨都不如自己应聘上的‘范氏’。
毕竟范氏隶属于三系,是三系周边产业,犹如‘事业编参考公务员,叫参公编’,范氏待遇又被誉为‘参三’、‘小集体’。
因此程辉隐瞒了自己的事,微笑道:“我同样差点,在街边店卖手机,不过,总比在酒店端盘子强。”
“是的,走走走,今晚吹两瓶,庆祝庆祝。”
“可不能喝多,明天还要报道呢。”
“那就去祝甸烧烤一条街,随便吃点。”
半个小时后。
等众人来到目的地,愕然发现原本刚刚建成,整体稀稀拉拉的烧烤街,竟然火爆非常。
并且食客几乎全是跟自己差不多的同邻人。
溜达一圈,依稀可以听到推杯交盏之间的交谈。
“老三,华为开始重视终端设备,舍弃贴牌业务,准备打造自有品牌,未来肯定会做大做强,你去那边做产品经理,以后发达了可别忘了哥几个,来来来,干一杯。”
“强子,虽然进车间,听起不好,但那是AI设备生产线,等熟悉了,或许你还能考个AI工程师,来来来,干杯!”
“姐妹们,谁能想到我一个二本不入流的医学生,竟然也能被辉瑞制药选上,做东山分公司的药膏药贴质量控制分析师···”
“卧槽,你们不知道,当时应聘的时候,全是海归、研究生、双一流,我在想,我这个齐鲁轻工大的吊尾车,肯定没希望,万万没想到,人家竟然只招我一个,负责维护无纺布自动化生产线的设备,我特么到现在依旧感觉在做梦。”
“兄弟们,谁能想到,3月份考的教师编,8月份出成绩,原本笔试名落孙山,面试直接免谈,这都10月末了,东山府竟然时隔半年发了个补录,还顺便推荐了个民办大学的特岗教师,并且包吃包住,等五年服务期满,只要合格,就可以调入公办大学同岗位···”
“我啊?我怀孕了,不过,社区招我做网格员,姑且算是有个好工作吧。”
程辉等人听着七嘴八舌的议论声,尤其一个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岗位,当即低调的找个位置,一边点餐,一边听别人吹。
“总感觉,经济忽然变好了。”
“是啊!”
三系推动科技发展,并且据多个领域的专家分析,三系用8年时间,至少令东方在科技领域少走了30年弯路,直接超越倭岛,追平北美。
这看起来是好事,但从微观角度讲,对普通人一点也不友好。
就像百校联盟。
它们的在校生,入学即上岗,一边学,一边教,一边接受新科技。
而厂外大学的教材,却依旧是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的基础知识。
或许有人说,掌握基础,等找到工作后,经过短期适应,很快就能融入其中。
问题是,科技已经迭代。
别说三系电子管体系。
就连西方科技,也从硬件、架构,发生巨大变化。
芯片制程工艺从280nm,跃升到45nm。
单核CPU→双核CPU→众核CPU/GPU。
HDD机械硬盘→SSD固态硬盘。
磁盘存储/磁带备份→云存储/对象存储。
软盘/光盘/Zi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