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八百五十六章 烽火焚北地

第八百五十六章 烽火焚北地

    第八百五十六章 烽火焚北地 (第1/3页)

    嘉昭十六年,正月初五,宣府镇。

    天空阴郁,寒风刺骨,残蒙大营响起鸣金之音,攻城的蒙古士卒潮水般退去。

    但守城周军疲态已现,没像攻城头两日,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向退兵倾泻箭羽擂石。

    幸存的周军看到蒙古人退去,都有逃出生天之感,那里还敢招惹退兵。

    他们有的蜷缩城墙垛子歇息,有的急着下城楼绑扎伤口,士气军心已显松散。

    城头上尸横遍野,有大周士兵,也有蒙古军卒,死状惨烈,城砖被血污染红。

    空气中充斥着血腥味,异常浓重,令人窒息,弥散冰冷的死亡气息。

    郭志贵、徐福辉、侯良等三人,混身血污,靠着城垛上喘息。

    残蒙大军进犯三日,每日云梯登城强攻,去而复返,无休无止。

    残酷的对冲搏杀,守城军士数量,每日都在锐减,周军士气日渐折损。

    郭志贵等三人四次轮换守城,头两次还能全身而退,但很快也出现伤患。

    郭志贵和徐福辉都留下箭创刀伤,虽然都不致命,但战力已打了折扣。

    如果再次轮换上城拒敌,是否还能幸存下来,就难以预料了。

    三人之中,候良武艺高强,唯独他毫发无损,如不是他从中策应,另外两人早就伤亡。

    数次轮番抗敌,一同上城的袍泽,十有八九都已阵亡,他们已是其中幸运儿。

    ……

    候良擦拭刀上血迹,往城外望了一眼,说道:“把总,今日守城士气已弱,伤亡比前两日更大,这情形有些不妙。”

    郭志贵左肩背挨了一刀,绑扎的绷带还在渗血,脸色凝重说道:“昨日营中已有传言,库存军粮已告急。”

    候良和徐福辉听了此话,都脸色一变,郭志贵是军中把总,和军中武官多有接触,消息比他们更灵通。

    如今正在守城要紧关头,一旦军粮出现短缺,引动军中哗变,便是九死一生之事,宣府镇必会不攻自破。

    郭志贵叹道:“宣府镇关内东南两门,都已经被蒙古人封死,又等不得援兵,早就没了退路。

    我带你们入城报信,倒是害了你们,你我兄弟想要幸存,只要是很难了。”

    候良举刀一挥,刀光耀眼,慷慨说道:“咱们当兵吃粮,军武建功,马革裹尸,早就该想到的。

    把总何出此言,把总带我们入关报信,职责所在,男子大丈夫,战场搏杀,死也死得痛快!”

    徐福辉想到家中还有老娘和兄弟,不由叹了口气。

    三人正在说话,一名军中武官过来,正是迎他们入城的巡城校尉陈三合。

    “郭把总,我接到上峰口令,调你们到城中征粮,另会派一队军士给你。”

    郭志贵问道:“陈校尉,营中粮草是否已出现短缺?”

    陈校尉叹道:“存粮原本用到正月十五,按着朝廷派粮文书,初二便会出城取粮,谁会预料到今日。

    按着正常取粮频次,城中存粮用到月末,根本就没有问题,十五再出取粮,便能用到春暖之初。

    如今可是中途断顿,战时存粮耗费加剧,军粮自然越发吃紧。

    要是再晚两日,城中粮食都要吃尽,所以要马上征粮,将民间存粮统筹调配,让守城用粮多维持几日。

    只要能多拖延守城时日,才能等到朝廷援兵,征粮事关重大,大帅已下了严令。

    城中各处米粮店、食肆、商贾大户存粮,全部都要足量征用,战事必定会持久,以防万一。

    此次选调的征粮军士,全都是生面孔和外乡人,省的乡里乡亲拉不下面子,你们尽快收拾,去西城门集合。”

    ……

    陈校尉说完话,便急匆匆走了,徐福辉农户出身,又是军中老卒,一下便明白了意思。

    怒道:“把总,他说的好听,什么混蛋征粮,他是让我们向老百姓抢粮。

    他们怕脏了自己的手,让我们这些外来的去干,真他娘的缺德!”

    候良将刀插回刀鞘,说道:“如今军粮告急,如不入城征粮,宣府镇支撑不了几天。

    当年蒙古人袭扰中原,每破坚城,泄愤报复,必会屠城,一旦宣府镇城破,大家都得死。

    如今向百姓征粮,也是万不得已,大伙吃不饱肚子,总还能多活几日,总比城破被人杀光强。”

    郭志贵说道:“候良说的没错,军中这番作为,已是山穷水尽。

    你我入城征粮,留些余地,不伤百姓,对得起良心就是了。

    说句不好听的,今日还有两轮攻城,咱们不入城征粮,还要轮换守城,在城头能否撑下去,可是很难说了……”

    徐福辉听了这话,心中一阵凛然,他和郭志贵都有刀伤,对敌战力已打折扣。

    即便候良武艺高强,也不是三头六臂,总有个闪失错漏,要是再上城头撑两轮,他们必定有人阵亡。

    活着才有指望,死了就什么都没了……

    ……

    宣府镇虽然称之为镇,却是建城百余年的大埠,是北地有名的繁茂大城,绝非普通村镇可比。

    此地因是九边重镇,不仅分担茶马互市之责,因地便利,各类边关贸易,十分兴旺发达。

    城内道路井然,酒楼、瓦肆、脚店、花楼等应有尽有。

    平日里街上人流如织,店铺兴隆,客商云集,十分热闹。

    但自从蒙古大军攻打围困宣府镇,城里一片混乱,每日从城头抬下无数尸体。

    城东荒地上挖了无数尸坑,都来不及掩埋尸体,为了防止疫病传染,部分尸体只能就地焚烧。

    城里百姓都活在惊恐之中,除了米店食肆还在开放,大部分店铺都已关门,街面上空荡荡的,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