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红楼之扶摇河山 > 第八百七十章 不伦泯恩爱

第八百七十章 不伦泯恩爱

    第八百七十章 不伦泯恩爱 (第2/3页)

上披风,扶到圈椅上坐下,又去叫了玉钏过来,三人一起回东府。

    等陪着探春回自己院子,扶她在绣榻上和衣靠着,贾琮见她气色有些好转,正陪着说些闲话。

    突然见晴雯急匆匆进来,说道:“三爷,你可让我好找,方才宫里有内侍过来传信。

    他们原是去了城外工坊,因说三爷今日去户部办差,内侍便去了户部大堂。

    户部的官儿说三爷已回府,他们便又追到这里,我去西府传信,小红又说三爷回来了,让我一顿好跑。”

    探春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说道:“这个时候让三哥哥入宫,可是什么急事?”

    晴雯说道:“宫里内侍在外院等候,并没有说什么事,只说圣上急召三爷入宫。”

    ……

    探春问道:“眼下战事紧急,圣上急着让三哥哥入宫,会不会和战事相关。”

    贾琮说道:“昨日数轮军报快马入城,城内九门连夜增兵警戒,今日宫中必有圣断,这也在意料之中。”

    探春神色担忧,说道:“即是圣上召见,三哥哥尽管快去,可不敢耽搁了。”

    贾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便转身离开。

    翠墨见探春心神不定,问道:“姑娘,三爷入宫常有的事,也不用多担心什么。”

    探春叹道:“你不懂里面究竟,我看这等情形,三哥哥入宫必受昭命,多半要领兵出征了。”

    她从榻上坐起身子,便要准备出门,翠墨说道:“姑娘身子不爽利,还是先歪着歇一歇。”

    探春说道:“本就没有大事,只是乏了有些头晕,方才歪了一阵就好。

    我去二姐姐院里告诉一声,你去林姐姐那里报信,她也挂着三哥哥的事,等三哥哥出宫都清楚了。”

    ……

    伯爵府,迎春院。

    探春刚进院中堂屋,见屋里熏笼温热,香气盈盈,华裳缤纷,钗簪生光。

    不仅迎春、惜春、湘云、岫烟等姊妹都在,唯独不见黛玉,宝钗也正过来走动说话。

    探春说了贾琮被急召入宫之事,湘云脱口而出道:“还真被我说中,三哥哥这回真要出征了。”

    那日众姊妹在荣庆堂吃席,湘云和宝玉吵嘴,为了气宝玉半死,对贾琮出征之事,故意说的兴高采烈。

    如今才过去几日时间,她心境不知觉生变,再提起贾琮出征之事,已无半分雀跃,只有满腔郁郁不乐。

    心神就像断线风筝,飘飘荡荡不知所依,心中生气,脑中糊涂,再不肯多说半句。

    迎春等姊妹一向当湘云长不大的假小子,日常见惯她无忧无虑,爱说爱笑的样子,哪里会有半点心事。

    所以对她方才话语,都只是听过就算,哪个都没往深处想。

    唯独岫烟和湘云走的最近,上回又听她一番古怪话语,心中已有几分留意。

    这会子便听出她话中端倪,似乎透着情思不明,一双明眸盈盈,不自觉仔细打量湘云。

    没过一会儿,黛玉得了翠墨传话,带着紫鹃也进了堂屋。

    姊妹们知晓贾琮入宫,想到他多半出征在即,心中都难免沉重不舍。

    但她们也都心里清楚,这桩事也是迟早要来,躲也是躲不过去,如今只等贾琮出宫,便知事情究竟。

    探春有些神思倦怠,有些懒懒的不愿多说,看到宝钗秀眉微蹙,突然想到一事。

    随口说道:“宝姐姐,前番三哥哥说大战在即,让两府多囤米粮,以备不时之需。

    梨香院人口不少,不知姨妈有没有预备?”

    探春之所以有此一问,因薛家入住梨香院之初,薛姨妈便和贾母说定,两家日常用度惯例。

    因薛家原本富贵,只寓居贾府宅邸,她家原不缺日常嚼用银子。

    一应日常吃穿用度,都是自行打理置办,与西府公中分剥,如此才是长久相处之道。

    所以探春才会随口提起,梨香院是否也加购米粮。

    宝钗说道:“凤姐姐早过来提醒过,这事是我哥哥置办,段春江亲自送来一车米粮,够我们吃到春末了。”

    探春因贾琮出征之事,其中夹杂心病魔障,胸中愁郁难消,只想找些闲话打发。

    又问道:“我听姨妈提过几句,薛家接了鑫春号生意,如今家业稳妥许多,不想薛大哥多操劳。

    准备停了粮铺合伙生意,怎么那段老板还这等热忱?”

    宝钗微叹口气,说道:“生意是要断了,可段春江这人伶俐,心思也很精明,却不会断了和哥哥交情。

    平时还常来常往,对哥哥十分殷勤,我们也不好多说话……”

    ……

    神京,大理寺官衙,左寺正杨宏斌官懈。

    自从大理寺卿韦观繇奉圣谕,侦缉东堽镇军囤泄密大案,便指定左寺正杨宏斌主办此案。

    杨宏斌是大理寺近年出彩人物,不仅心思缜密,稽查案件颇有手段,更是屡破要案大案。

    且是大理寺一流审讯好手,疑犯但凡经他过手,不用费多少周折,都会被他挖出口供。

    他虽稽案审讯作风刚毅,但却严守底线,官场交际处事,有节有度,游刃有余,不落口实。

    比如上回春闱舞弊大案,杨宏斌奉韦观繇之命,协同推事院周君兴审讯疑犯。

    他靠着自己的谨慎干练,事事钳制周君兴行事。

    不让其借用春闱舞弊案,滥用酷刑,牵连无辜,左右朝堂风向。

    最后借用吴梁自尽之事,反戈一击,将林兆和活着带出推事院,还为大理寺争回主审权。

    最终让春闱舞弊案审理回到正轨,要犯得以伏法,无辜得以昭雪。

    不仅让大理寺等三法司彰显正溯,名声大振,更让推事院嚣然之势,遭受沉重打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