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愿分担一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愿分担一二

    第一百六十七章 愿分担一二 (第2/3页)

头饮茶的李林甫,再看堂内诸人表情。

    好家伙,这特么是要对付我了?

    御史台和刑部,是圣人让我管着,你们是觉得我权力太大,对你们太过威胁,便要搞我?

    李适之虽然业余生活丰富,但人家工作生活两不误,是有着绝对实力的一员宗室干将。

    城府深沉,心智超绝,心知随着宁王不能落床,宗室内没有了带头大哥,李林甫他们便想对自己下手,好方便大权独揽。

    如果行政和监督,被一个人掌握在手里,那么整个朝堂便会乌烟瘴气。

    三大司法机关,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主官李适之和张均,都跟李林甫不对付,掌握司法利剑,可不就是让人发怵吗?

    理清楚这个脉络之后,李适之微微一笑,甩袖就走。

    “何必呢?”等人走后,裴耀卿皱眉看向杨慎矜,道:

    “宗室的事情,我们外人不要掺和,决断都在圣人手里,酅国公今后还是不要再提及此事了。”

    “我不提,它就能结束吗?”杨慎矜道:

    “李遐周去勘验皇陵,也不是我让去的,我说什么了?我哪句话说,是他们家坏了龙脉风水的?你们可要给我做见证,我可一个字都没说。”

    “呵呵”卢奂冷笑道:

    “你什么都没说,但又像是什么都说了,如今右相总理国事,大家正当一团和气,尽心辅佐,你呀,我都懒得说你。”

    “你有什么资格编排老夫?”杨慎矜暴怒而起。

    卢奂只是嘿嘿冷笑,摸着他下颚的那一小撮胡须,对杨慎矜的怒目相向,视而不见。

    “好了,”李林甫开口了:

    “国宝郎说的对,大家要一团和气,今后诸位要在老夫这里处理政务,政见相左,可以理解,但不能因公结怨,偃月堂今后便是中书门下在外的主省,这里不能拉帮结派,诸公需知。”

    李林甫今天默认杨慎矜的举动,其实就是想将李适之赶出偃月堂。

    正如张均也不在这里。

    怎么才能让偃月堂没有拉帮结派呢?很简单嘛,只有我一个党派。

    所以卢奂也意识到,李林甫今后要做的,怕不是在偃月堂排除异己,将像他这样的外人,一个个的都赶出去,再也不能参与国事。

    其实站在李林甫的角度,人家这样做也没有错。

    用人的第一要义,永远都是用自己人

    事实上,历年都有采访处置使,去的地方不一样,那么他的职能也不一样。

    李琩这次去陇右,这是挂着幌子收拾盖嘉运,而前年有一位,身兼淮南道、江南东道采访处置使的大人物,回来了。

    人家去南方,是负责巡查江南历年之租赋,说白点,查税的。

    江南是大唐的粮仓所在,江淮地区的赋税供养着两京,这么重要的地方,赋税只要减少,朝廷立即就会派人过去巡查,巡查之后第二年,赋税立即便增多了。

    里面的水非常深,朝廷也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是不断派遣官员巡查。

    李适之在崔翘回来的第二天,便登门拜访。

    “你可算回来了,”李适之坐下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诉苦:

    “一走走了两年,如今朝堂形势比之从前,翻覆之变,你回来之后,也见过圣人了,会继任何职?”

    崔翘巡查江南之前,是河南尹,非常大的地方官了,武则天时期科考出身,亲爹便是大名鼎鼎的崔融,中宗皇帝李显的心腹大臣。

    已经五十九岁的崔融摇头道:

    “还不知道,看圣人的意思,他是想让我去找右相,我倒是也听说了,右相大权独揽,如今不走他的门路,只怕我这个新职,落地无期。”

    在一旁,杜甫蹲在地上拿着扇子,正在为两人煮茶。

    他跟这两个人,都是关系不菲,所以才能出现在这里。

    李适之就不说了,忘年之交的酒友,至于崔翘,这是杜甫的亲舅舅。

    舅舅刚回京,他自然要过来拜望,而杜甫的妈早逝,亲爹续娶卢氏,后妈给他生了三个弟弟一个妹妹,所以杜甫在家里,有些拘谨,来了舅舅这里,反倒更为随便。

    李适之叹息道:

    “难了,眼下是真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