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无兄弟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无兄弟

    第一百八十五章 再无兄弟 (第3/3页)

   思索片刻后,魏珏点头道:

    “我让张博济来这边,我去宁王府,至于杨銛,让他两边跑吧。”

    “称国舅,不要直呼其名,”李琩提醒道。

    魏珏一愣,破口道:

    “我称他个屁!”

    说罢,魏珏便赶忙下去安排了。

    李琩对此没什么好说的,朝堂上总是需要一些有骨气的,若都是曲意逢迎之辈,这朝堂也就算完了。

    宁王府那边毕竟眼下还没有消息,但这边是真挂了,所以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

    那么两王都挂了之后,就要分亲疏了,跟宁王亲的去宁王府,跟邠王近的,来邠王府。

    太子李绍更干脆,来这边转了一圈便离开了,十王宅的那帮人自然也都跟着他走了。

    毕竟宁王才是他们的亲大伯。

    等到太子离开,张盈盈又不声不响的凑了过来:

    “你的女眷呢?怎么没有见到一个?”

    李琩道:“在宁王府那边帮忙呢,话说你不用帮忙的吗?”

    张盈盈撇了撇嘴道:

    “我都在五服之外了,来这边也就是转转,十王宅的都走了,你怎么不走?”

    李琩小声道:“本来正想走,结果他们先提出来,不愿与他们同行,自然就再等等了。”

    张盈盈点头道:

    “我打算走了,出殡当天再来,不过我阿爷阿娘会留下了,咱们一起离开?”

    “你是觉得我刚才那一脚不疼是吧?”李琩挑眉道。

    张盈盈尽量不让自己笑出来,小声道:

    “隋王怜香惜玉,又没使劲,我只当是被你揩油了。”

    李琩张望四周,实在不想继续跟她聊下去了,他们俩去年的事情太出名了,再这么频繁接触,别人真要以为他俩有事了。

    也就是这个时候,府门外的巷子里传来了杂乱的声音,似乎有很多人正在匆匆往这里赶。

    接着,数十女眷进入王宅,手捧孝服。

    当先一人正是韦妮儿,只见她泪流满面,正四下张望,来回寻找着丈夫的身影,口中高声道:

    “申时正,宁王,薨!”

    整个王宅顿时鸦雀无声,紧接着,哭声大作。

    李林甫一个踉跄向后栽倒,幸被儿子扶稳,只见他仰天痛哭:

    “宁王啊宁王苍天待我宗室,何薄”

    少他么装相了,李琩赶忙疾跑过去,拿起韦妮儿手中的孝服便往外走。

    巷子里,内史王卓、严衡已经备好马匹,就在上马之前,两人赶紧服侍李琩穿好孝服。

    随后李琩便以最快的速度赶赴宁王宅。

    宁王府哭声一片。

    十王宅的皇子,李隆基的公主们,都在哭丧,亲王有此待遇,也就是宁王了。

    宁王的尸体依然停放在他的寝室,室门大开,里里外外跪了一地。

    这里面有几个是真情流露呢?十分之一都不到。

    不过大家也挺厉害,都能哭的出来,也许是想起了自身的一些伤心往事吧。

    “好了好了,告诉大家,都别哭了,”

    灵榻旁,玉真公主、清阳公主,临川公主端坐一旁,吩咐众人收声。

    因为接下来还有道士要进来做法事,今晚就会停灵。

    也就是将宁王放进棺材,送入灵堂,守灵七日之后,下葬。

    杨銛肯定也是第一时间就来了,他分得清孰轻孰重,丧事他见得多了,但是亲王一级的怎么办,他是真不知道,鸿胪寺那些官员,他一个都不认识,人家们不习惯受他指派。

    眼下宅内那么多的皇亲国戚,他已经慌乱了,这里除了李琩,可没有跟他熟悉的人。

    于是他也顾不得其它了,悄悄猫着身体来到李琩身边,附耳道:

    “你赶紧跟魏珏打个招呼,让他赶紧主持,我就是挂个名,什么都不懂,要出事啊。”

    李琩一言不发,起身就带着杨銛往外走,找到正在布置灵堂的魏珏后,拉至一边劈头盖脸道:

    “你在这里做什么?国舅去哪里跟着去哪,你们俩不准分开,名义上他主你佐,实际上你得主持。”

    “是是是,全仰仗魏少卿了,”杨銛本来就是个没脾气又胆小的,此刻的态度非常谦卑。

    魏珏看在眼中,多少消气一些,道:

    “眼下并无事,等到子时才会装殓,杨銛跟着我好了。”

    “好好好,咱俩千万不能分开,”杨銛一个劲的点头。

    魏珏内心一阵鄙夷,就这德行也配掌鸿胪寺?

    宁王过世的消息,第一时间上报兴庆宫。

    李隆基这几天什么都没干,没有搞他的音乐,也没有与杨玉环日夜厮混。

    他只是每天在高力士的陪伴下,在宫内各处散步。

    他或许感应到了,自己的兄长会是这几天。

    今年的冬天不算冷,虽然《唐会要·杂录》记载:开元二十九年冬十月,京城寒甚,凝霜封树。

    但李琩觉得,这根本不叫冷,穿羽绒服都觉得冷,那才是真冷,再说了,早晚冷,白天又不冷。

    不过今年确实有这种现象,那就是每日清晨,长安城内所有的树木都会挂霜。

    这本来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其实就是空气中的水分比较多,蒸发凝成水雾之后,挂在了树枝上。

    但是古代对这一现象,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叫做“树稼,达官怕。”

    也就是说,这种现象出现,预示着要有达官显贵过世。

    这简直太扯淡了。

    李隆基收到宁王过世的消息后,只是披了一件厚斗篷,便带着高力士离开了勤政楼。

    高力士提着灯笼在前引路,鬓发斑白的李隆基,眼神呆滞的慢慢踱步。

    一主一仆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半个时辰后,李隆基在返回的路上,抬头看了一眼湖边的柳树,淡淡道:

    “明日长安,不得树嫁。”

    高力士点了点头。

    那么今夜注定了会有很多很多的人,守在长安的每一颗树下,不准其明日挂霜。

    回到勤政楼的李隆基,扑在榻上号啕痛哭。

    这一次,是他为数不多的真情流露。

    整个内侍省的宦官尽皆掩涕。

    当今圣人,再无兄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