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左领军将军 (第2/3页)
我说了话,才有此调任,为兄不知该如何感激,日夜兼程也只为早日见到亲人,眼下见到三娘,身上哪来的疲惫?只有高兴。”
屋内的杨绛听到这句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看向李琩道:
“他这辈子的修行,全都在那张嘴上面了。”
“十娘冤枉啊,”杨钊喊冤道:
“我在亲人面前,可没有一个字的虚情假意。”
杨玉瑶一拍杨钊肩膀,笑道:
“十娘又不是在说你坏话,说你嘴皮子好,这是通透,擅与人打交道,夸奖你呢。”
“这样的夸奖还是算了吧,修行修的是心,没听说夸人修行修嘴皮子上的?”杨钊苦笑道。
等到两人进来之后,重新坐下,寒暄过后,李琩直入正题道:
“我也没什么要嘱咐你的,明日进宫吧,圣人自有嘱托,记住了,去了河西,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你要清楚,那地方都是些骄兵悍将,要不是你机灵,三娘他们也不放心让你去。”
杨钊忙不迭的点头道:
“我一定在河西好好做事,绝不给贵妃丢人,只恨不能常伴诸位兄弟姐妹身前,匆匆一见,即是离别,令人伤感。”
好小子,你是在问我,什么时候能从河西调回长安?
对于这个问题,李琩不能装没听懂,否则这小子将来会觉得他脑子不灵光,耍手段骗他。
于是李琩道:
“最多一两年,我这边会想办法给你调回京师。”
反应真快,以前没听说你这么机智啊?杨钊顿时一脸感激道:
“全都仰仗殿下了,我这次从川蜀带了荔枝,等下人们收拾好了,您尝尝。”
杨玉瑶一愣,顿时骂道:
“怪不得来的这么快,原来是为了讨好贵妃,我就说你这人受不得苦,这次怎么舍得日夜兼程?呵呵”
杨钊倒也坦诚道:
“玉娘现在是贵妃了,我今后可不是得巴结紧些嘛,三娘何必跟我置这种气?你要是贵妃,你就是要天上的星星,我也给你摘去。”
“哟,人家这是瞧不起咱们呢?”杨玉瑶看向杨绛,打趣笑道。
杨钊无奈道:“三娘的嘴巴还是那么厉害,看来你跟我是同道中人,都修了嘴皮子。”
荔枝,肯定是需要收拾好才能吃的,尤其是从川蜀带来,里面肯定有坏的,你都得拣干净了。
李琩与杨钊他们闲聊颇久,还是很难去看透杨钊这个人。
说他聪明吧,有时候说的话像个傻子,说他傻吧,句句话都像隐含着什么意思。
这不是大智若愚,就是单纯的性格如此,时而不着调,时而又显得睿智,总之,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
至少李琩认为,这种人绝对不是宰相之姿,宰相说话说事,绝不会给人这种感觉。
杨家确实没人啊,历史上李隆基捧这个人起来,也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了。
于国无益,于君有益,这也算是特长嘛。
李琩至少认为,杨钊绝对不像史书记载的那么不堪,他只不过是背了安史之乱的锅。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呢?历史上的杨钊又会以怎样的形象流传史书?
大概率还是奸臣,因为他还有李绍那一关要过,就算他扳倒李绍,另立新君,还会是奸臣,因为新君肯定还要清算他。
做官,真的别做那么大,权臣最好的出路,杨坚已经给你们演示过一遍了,当然了,难度五颗星
从藩镇调一个人回来,很简单,但如果从战场调一个人回来,就比较不容易了。
因为他牵扯进了一场战事当中,临阵换将一直都是大忌。
明知是大忌,李隆基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
因为盖擎万一有胆子不奉诏,那么这边基哥就有借口对盖嘉运下手了。
明知长安是刀山火海,但是盖擎还是来了,他前脚刚一走,接手赤水军的李光弼便吃了一场败仗,无奈之下只能采取龟缩防守,保存实力。
一场战事的胜败,对于整个朝局来说,不过是一颗石子落入湖水,虽有涟漪,但很快便会重归平静。
盖擎和杨钊都来了,那么李隆基选择先见谁呢?
自然是盖擎。
“好一副龙精虎猛相,燕颔虎头,威风八面,朕就喜欢这样的儿郎,”李隆基在花萼楼,接见了盖擎。
身边只有高力士和杨贵妃。
盖擎刚到城外的驿站,便被负责接引的吴怀实连夜给领进了宫,根本没有机会与任何人见面。
此人样貌非常霸气,李隆基在盖擎身上看到了年轻时候盖嘉运的影子,甚至青出于蓝。
如此猛将,朕也是亦喜亦忧啊。
“河西如何了?听说祁连城打了几仗?”高力士问道。
盖擎点了点头,掷地有声道:
“回高将军,敌军分四路围攻祁连城,皆被我军击退,但伤亡并不严重,我防线固若金汤,敌军无隙可乘,故不能大举进击。”
“好孩子,”高力士点了点头,不说话了。
李隆基笑道:
“朕早就在长安听说过你,我大唐万里边关,军之大,无出赤水,你能管理好赤水军,可见虎父无犬子,深得盖卿治兵之道,朕这次召你回长安,想必你一定心中疑惑吧?”
盖擎一愣,赶忙道:
“臣不敢揣度圣意,只知唯命是从,得诏之后便星夜赶来,以便圣人垂询。”
那么高力士就可以继续了,只听他道:
“陇右河西将有大战,盖帅于国有大功,他的长子,朝廷是要厚待的,你在赤水军太过危险,这就是圣人为什么召你回来,而不是二郎盖威,听说你还没有儿子?”
他的意思是,前线打仗太危险,你们两个兄弟是嫡子,怕你们都死了,调一个回长安,是给你们老盖家加层保险,以免绝后。
盖擎比他那个爹可聪明多了,因为盖嘉运是生生打出来的战功,莽夫性格,而盖擎从军之后,他爹在他身边安排了一群幕僚,所以这小子打仗是靠脑子。
今年三十一岁,四个闺女,没儿子,他那弟弟倒是有儿子,但盖威的性格无法独当一面。
盖擎心中冷笑,面上恭敬道:
“为国效死,为圣人尽忠,臣职本分,但尊圣命,尽职尽忠。”
“好儿郎!”李隆基拍手道:
“盖卿有子如此,为国又立一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