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赐名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赐名

    第一百八十九章 赐名 (第2/3页)

,如果是深思熟虑,那么这个字就改不了,如果是临时起意,还有挽回的余地。

    这不是一个好字,这个字非常复杂,寓意很多,但其中有一层意思:令人紧张、担忧、模糊、看不清楚。

    爷爷给孙子起这个字,不合适的。

    高力士从三人的表情中,也看出一丝不对劲了,皱眉道:

    “圣人言,使人僈然如乡疾风,不能息,俗作僾,这个字有什么问题吗?”

    三人对视一眼,心知这个字改不了了。

    因为圣人都将这层含义给你捅出来了,什么意思,仿佛置身于疾风之中,一刻不能休息,这不就是紧张吗?

    也有模糊和不确定的意思。

    那么圣人的心意很明了了,他对这个孙子的诞生,不满意。

    萧华脸色肃然道:“要改,不能用这个字。”

    “圣意已定,你怎么改?”韦陟面无表情道。

    孙逖则是看向高力士,道:

    “这个字不太好,还是请高将军拿主意吧。”

    高力士面无表情的端坐着,一言不发。

    三人都看不透人家到底在想什么,就这么安安静静的等着。

    以高力士对圣人的了解,这个字恐怕是改不了了,因为圣人多半是想了很久,今天才会这么利索的脱口而出。

    也就是说,这个字,圣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在警告十八郎。

    可是名字是要伴随人一生的,还未出世的孩子,就给取个劣字,实在是太过冤屈了。

    “你们等我消息,暂时不要拟制,”高力士起身道。

    萧华点了点头:

    “高将军放心,没有您的消息,我们不会动笔。”

    送走高力士之后,萧华眼神复杂的看了韦陟一眼,但他什么都没有说。

    中书省不是没有拟过劣名,相反,还很多,因为取名字本来就包含着圣人对某些人的态度,有些态度不能明说,那就通过其它渠道。

    赐名,基本上等同于圣人对某人的态度,比如刚死的那位李守礼,他的名字,就是武后对其的态度。

    但这次不同,这是你亲孙子啊。

    花萼楼,

    想要争取一下的高力士,还是胆怯了,他话还没说完,李隆基只是瞪了他一眼,他便退了。

    高力士知道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李琩今天不在家,当他傍晚回到王府的时候,只见郭淑的眼睛已经哭肿了。

    同时在堂内的,还有王府文学裴迪,王府东阁祭酒严迪,一个是文坛元帅张九龄幕僚出身,一个是进士及第,这俩人是王府内文化程度最高的。

    裴迪叹息一声,将中书省送来的赐名制递给李琩,道:

    “下晌送来的,殿下看看吧。”

    李琩对这个字也不了解,于是询问两人之后,大概知道意思了。

    那么他就要考虑了,这件事,是忍,还是不忍。

    如果选择隐忍,就能够代表自己读懂了基哥的警告,以后会老老实实?

    卧薪尝胆,忍辱负重,屏气吞声,好多成语都在告诉人们,一个选择隐忍的人,其实并不能让人放心。

    李琩坐下之后,脑子一直在飞快的运转着,他分析这件事,是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出发,这样才方便他找出破解之法。

    说到底,基哥是不满他近来太张扬,对他不放心,那么怎么才能让他放心呢?

    什么人最让人放心?笨人、直人,傻瓜,愣头青,贪财好色,但绝不是懂隐忍的人。

    想通这一点之后,李琩笑了,父子博弈有时候确实让他觉得很有趣,因为会让他有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别人是看不懂他和基哥之间的过手拆招。

    于是李琩看向郭淑,笑道:

    “四娘无需担心,这个字咱们不用。”

    郭淑一愣,梨花带雨的看向自己的丈夫,女子以夫为主心骨,她现在只能指望李琩了,儿子若是真的取了这个名字,那可真是抬不起头来了。

    接着,李琩朝裴迪道:

    “我阐明意思,你来润色,今晚就让王卓递一封奏疏进宫,请父皇另赐新名,言辞激烈一些。”

    裴迪一愣:“不妥吧?”

    怎么不妥?李琩笑了。

    我得让基哥知道,我很愤怒,因为这代表我是一个正常人,正常人遇到这事,愤怒是该有情绪。

    那么基哥希望我是一个正常人,还是非同常人呢?

    老李家的取名传统,没有明朝老朱家那么严谨。

    因为老李家总是习惯给你改名。

    今天叫这个,明天就叫那个,今天还是字辈,明天就跳出去了。

    究其原因,家族太庞大了,又喜欢用单字,所以经常跟人家撞名,撞了名字之后咋办?要么别人改,要么我改。

    什么情况下我改呢?那就是同名之人威望高,地位高,又或者已经死了不方便改,那么就是宗室来改。

    李琩原名李清,宗正寺查过吏部备档,候选官员里叫这个名字的人,大概有几十个。

    一般情况下,不能与皇帝和太子同名,同音都不行,其他皇子是无所谓的。

    太子李绍在历史上频繁被改名,最后定了个亨字,就是因为改来改去,同名的还是太多。

    历史记载,绍与宋太子名同,改为亨。

    这个宋太子是谁呢?南朝宋刘裕的后代里,有一个刘绍,但不是太子,还有一个刘劭。

    说的就是这个刘劭,此人在史书上被记载为南朝宋第四任皇帝,但是,史学家不认,因为他是自立,不是接班。

    这小子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弑父”手段,夺取皇位的皇帝,关键他还是嫡长子,而且被立为皇太子。

    这位太子就是因为巫蛊之祸,亲爹要废了他,结果这小子把爹给废了。

    所以当下,人们习惯称他为宋太子,因为其帝位不被承认,也没有谥号。

    李绍的绍,和刘劭的劭,不是一个字,但是两字同音,所以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提出这个问题,一旦提出来,基哥立即就会给李绍改名。

    因为他可不希望李绍走刘劭的路子。

    李琩的奏疏被送进兴庆宫,第一个看到的自然是高力士。

    高力士当时就慌了,这小子这么勇吗?都敢反驳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