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一百九十章 河西驻长安话事人

第一百九十章 河西驻长安话事人

    第一百九十章 河西驻长安话事人 (第2/3页)

了点头,他本来就不要分红,而是以侄子杨悦的名义,参与进杨玉瑶的琉璃生意,这样一来,别人就知道他有来钱的路子,而不是一直在啃他妈的老本。

    贵族下面的产业,基本都是交给族内那些出身差,不学无术的人来负责经营管理。

    杨洄有个侄子,就是这号人,不懂管理没事,有人懂。

    “那么我每年,该给三娘多少呢?”杨洄是需要反过来给人家钱的,因为人家帮他洗钱了。

    靠着琉璃“赚到钱”之后,他就可以将她妈的那些产业左手倒右手,过户更名,便算是洗干净了。

    杨玉瑶笑了笑:

    “十八郎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驸马不必跟我见外,你的事情我会帮你保密。”

    杨洄可不是抠搜的人,闻言摇头道:

    “该多少就是多少,我不能拿十八郎的人情给自己捞好处,每年四千贯,就这么定了。”

    杨玉瑶笑了笑,没有再拒绝,但内心也惊讶于杨洄的出手阔绰。

    你是真有钱啊,老娘我辛辛苦苦,比不上你小子坐享其成,有个好妈,真好!

    两人又闲聊几句之后,杨洄便离开了,而杨玉瑶则是返回了隋王宅。

    她今天要搬家了。

    搬家不是一两天就能完成的,毕竟她在隋王宅住的太久了,何况不单单是她搬,她的二叔三叔,也要搬。

    杨玄珪和杨玄璬是男人,没有杨玉瑶那么厚脸皮,不好意思在李琩这里住太久,早就想搬了,他们都是搬去宣阳坊,李隆基给赐的宅院。

    李琩与杨玄珪和杨玄璬等人共用晚饭,期间也说了一些挽留的话。

    这还是他第一次与两人同时吃饭,平时都是跟他们的夫人儿女,因为这俩人有工作,每天要点卯,下班在下午。

    而卯时,李琩是起不来的,晚上应酬又比较多,回来大多都很晚了。

    而杨玄珪和杨玄璬兄弟,年纪大了,睡的比较早,所以同住一起,但见面机会少的可怜。

    吃过饭后,杨绛自己的父亲和二伯离开,杨玉瑶则是留下来,叹息道:

    “是我让他们赶紧搬走的,四娘就快临盆了,家里住这么多外人总是不好,何况你刚才也看到了,二伯是坐下去,站不起来,站起来,坐不下去,吃饭得人喂,我已经请贵妃奏明圣人,让二伯致仕吧。”

    其实杨玉瑶没有明说,但李琩可以听懂人家的意思。

    隋王宅即将有喜事,杨玉瑶担心老二杨玄珪在李琩这里重病,那就太不吉利了,给人家惹晦气。

    李琩笑了笑,递给杨玉瑶一个我懂的眼神,随后道:

    “搬走之后,无事可以常来,没了你,家里都不热闹了。”

    韦妮儿也附和道:

    “你走了,我一下子还适应不了呢,你那新宅子我还没有去看过,届时去给你暖宅子。”

    杨玉瑶微笑点头,随后看向李琩道:

    “给我在王府留间庭院吧,万一今后我醉在你这里,省的半夜还得回家。”

    眼下的隋王宅,因为王妃即将临盆的缘故,兼并隔壁宋宅还没有施工,因为太吵了。

    不过宅子已经买下了。

    李琩点头笑道:

    “你去隔壁新宅瞧一瞧,看上哪个给你留哪个。”

    首先要明白的一点就是,盖擎的级别其实非常高。

    赤水军兵马副使兼河西衙内都知兵马使,这是正四品,如今的左领军将军,这是从三品。

    之所以这种职位在开元天宝年间,存在感不高,是因为内地军府的存在感本来就低,远不如藩镇节度,再加上这是长安城,你级别高?比你级别高的人多了去了。

    不说亲王,这里有多少国公、郡公、县公,就是一个侯爵,那也是跟你级别一样啊。

    别人跟李琩打交道,都不敢正大光明,但人家盖擎则是大大方方的来了。

    怀里抱着一个大酒坛子,身后跟着两名幕僚,就这么跨入隋王宅的大门。

    李琩站在前院的前堂外,微笑望着越走越近的那道雄伟高大的身躯。

    毫无疑问,这是李琩这辈子见过的人当中,论武将风度,唯一能与吴怀实媲美的人物。

    吴怀实多少有点铠甲的加成,但人家盖擎今天没披甲,佩紫金鱼袋。

    李光弼、哥舒翰都不行,一个略显城府,一个是瘦高个,都不如眼前这位霸道刚猛,龙骧虎视。

    盖擎哈哈一笑,将手里的酒坛子交给身边的吐谷浑后裔慕容宾,冲着李琩拱手道:

    “在河西那么方便,没能见到隋王,失之交臂,令人遗憾,好在今日在长安还是见到了,可见该见的人,早晚都会相见。”

    “请!”

    李琩也不废话,请对方进入前堂大厅。

    按理说,一个三品官,不至于在李琩这里有这样的待遇,但大唐有个习俗,就是特别看重来自藩镇的将领。

    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人都想去藩镇混个履历,因为容易被人高看一眼,有社会地位。

    赤水军实际掌控人,面子绝对不小了,人家在河西,管着三万三千人。

    李琩一一为对方介绍自己的幕僚,盖擎也是颇为客气的一一都打了招呼。

    接下来,就是按照宾主就坐。

    “这坛子酒,是凉州产的葡萄酒,不比西域来的差,”盖擎抱着酒坛开封,交给一旁负责倒酒的王府家仆,笑道:

    “事实上,长安的葡萄酒,很多都是凉州产,却挂了个西域的招牌,为的便是招揽顾客,卖个高价,但我们进奏院不会这么做,凉州产就是凉州产,我们的酿造工艺,比西域只高不低。”

    这是一句大实话,论工艺,大唐在很多方面都是引领全球的,但有些受地理条件影响,肯定是不如外面。

    凉州产的葡萄酒之所以目前质量很高,是因为安西北庭可以提供货源,那边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盛产优质葡萄。

    一坛子酒,每人一碗,也就差不多了。

    李琩端起来尝了尝,感觉与在凉州盖嘉运接待他的时候喝的酒味道还不一样。

    这个更好点。

    “不会是盖将军私酿的吧?”李琩问道。

    盖擎笑道:

    “隋王猜对了,我的酿酒师皆来自于河北,在凉州的酒坊,一年也就能酿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