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校长人选 (第2/3页)
,以提升学校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白志强事无巨细的给陈平江解释,“一上来称作华夏大学肯定是不行的,只能叫华夏学院,然后升格为大学。但这途径太慢了,我特意向人咨询了。可以先建设高等研究院,再升格为大学,通过前期积累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为后续升格奠定基础。”
“我们先找个大学签个战略合作协议,挂靠进去。然后找一些国内外的名校联合培养博士生,逐步完善研究生教育体系,满足大学需具备的高层次人材培养能力要求。再通过全球招聘顶尖学者提升师资力量。这样做的话,最快三年就能升格为大学。”
陈平江点点头,这样做比较稳妥。
先把师资力量和科研拉起来,三年后园区也基本建设完毕,直接搬进去,接下来再招生。
“省立市里有什么合适的顶级学者介绍吗?”
陈平江问道。
这第一任的校长肯定很重要,其个人的学术地位、人脉力量直接决定了学校的起点。
就比如刚刚成立的西湖高等研究院吧,就是西湖大学的前身,和马云那个湖畔大学是两码事。它就是由7位顶级学者发起筹办的,然后众多企业家捐款助学,外加杭州政府投资弄起来的。
人家现在办的好好地呢,自然不可能去挖人。
况且西湖大学虽然强,但陈平江对华夏大学的十年定位是比肩清北,二十年内媲美斯坦福、麻省理工。
这不是在某个方面比肩,而是要全方位的持平。
别觉得陈平江喊的口号太夸张。
西湖大学口号更牛逼,5年比肩清华北大,15年后媲美加州理工。
那套班底,陈平江研究过后也流口水。
全是大佬!
师资力量雄厚,诺奖大佬都拉来一票,可就是没啥钱。
白志强有些尴尬的摇摇头,“实不相瞒,我们也罗列了不少,不过都不太合适,要么就是没意愿,最后算下来,这样的人还真不太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