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6章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第2/3页)
0万人口。
日本方面,日本自卫队总规模25万人,预备役规模超过30万。
而现在,他们都没必要保持如此规模庞大的军队了。
朝鲜和韩国,预计将只保留10万军队,日本则是预计只保留10万军队,琉球更是干脆不再设军队,只保留少量的警察维持社会治安。
外蒙古也很干脆,原本也只是维持1万规模的军队,反正不管是北方还是南方,谁打外蒙古主意,外蒙古这点军队也起不到作用,干脆就直接取消,只保留警察用于维持社会治安。
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相关消息,一下子上了全世界的新闻热搜。
毕竟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想不吸引人注意都难。
虽然,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方面,当年发源自欧洲,但是要说发扬光大、做得最好的,却是华夏。
先有华夏+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现在又有东北亚经济一体化。
在华夏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实现两个区域经济一体化。
不管是东北亚与东盟,都会以华夏为核心,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更不要说,华夏+南亚(除巴拉特外)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也非常快,估计用不了多少年,便可以真正形成华夏+南亚经济一体化,到时候整个区域的市场规模就更为庞大了。
如果再加上华夏现在在努力的华夏+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那么整个规模更为恐怖。
在整个大区域中,要人口有人口,要面积有面积,要工业有工业,要资源有资源,完全可以形成一个巨大的统一市场。
当然,哪怕是如今这个规模,已经是很恐怖了。
‘天宫’空间站。
这一次迎来了三国的航天员。
为了参与到‘天宫’空间站,可以有一个单独的实验舱,各国不得不向华夏航天局支付一笔不菲的经费,以换取本国航天员和科研人员参与到‘天宫’空间站的科研项目的机会。
一个舱,便可以长期有三位航天员、科研人员工作着。
而这可不是出多少钱,就可以拥有这个机会。
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得是华夏友好国家。
就像美国,NASA多次呼吁合作,但是因为美国的法令问题,为了让NASA不违背美国法律,华夏航天局都只能为难的拒绝,给再多钱都不能接受。
经过几轮的扩张,‘天宫’空间站可以长期支撑起上百位航天员、科学家长期驻扎,这里有一个个实验舱和生活舱,还有着非常充足的太空食物供应。
甚至如果愿意花钱的话,还可以乘坐着‘太空船’前往‘太空酒店’,那里的生活条件更好。
毕竟‘天宫’空间站的定位并非是生活,而是科学研究和开发太空资源!
而‘太空酒店’不同,‘太空酒店’本身就是为太空旅行专门打造的,在生活条件要远超‘天宫’空间站。
至于‘月宫’空间站,目前华夏航天局都还未正式对友好国家开放,但是口风已经开始在变了,在不久未来,将会与友好国家合作,让友好国家的航天员、科学家可以到‘月宫’空间站。
虽然‘月宫’空间站并没有比‘天宫’空间站更先进,双方的距离也不是太远,但是毫无疑问,作为制高点,‘天宫’空间站更有利于研究宇宙。
作为如今航天领域引领者,现在华夏航天是真的引领世界发展。
比如华夏的超深空太空望远镜,观测的不仅仅是整个太阳系,更是可以对太阳系外的宇宙,有了更清楚的观测,通过超深空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照片,地球人类可以更好的了解太阳系以外的宇宙。
而这些一手资料,可不是什么国家都能获得。
华夏对外公开的资料,其实是很有限的。
想要参与这个科研项目,也是只有友好国家才能参与。
当然如果是高端人才到了华夏,也有可能获得参与该科研项目的可能性。
更不要说,华夏可不仅仅有超深空太空望远镜,还有超深空探测器,那探测器将拜访临近的恒星系,对这些恒星系进行最近距离的拍摄,从而确定这些恒星系是否存在着生命星球。
虽然短时间,进行跨恒星系移民并不太现实,但是并不妨碍着华夏对这些恒星系展开探索,为以后可能的跨恒星系移民做准备。
至于华夏的‘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那更是不知道吸引了多少个国家,吸引了多少科学家,想要参与其中。
‘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也被誉为地球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工程。
毕竟这是耗资二十万亿人民币,真正地砸入了真金白银。
哪怕是在地球,用专业的天文望远镜,都可以看到,华夏‘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每个月都在变化着,规模愈加的庞大。
除了通过‘月球旅行’可以看到‘广寒宫’月球科研基地冰山一角,各国能够获得的消息是很有限的,都得通过华夏航天局对外公布的信息才能了解。
到了现在,谁都知道,华夏已经完成了航天产业的规模化!
而谁都知道,开发月球资源,是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