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章 赴美 (第1/3页)
萧良这次去美国,其中一件事就是海外投资基金公司成立以来,历经八个月,总计动用逾三亿六千万美元,对苹果、亚马逊等科技股标的大举买入,总仓位已经超过九成。
全球科技股在经历一年多跌跌不休的惨烈煎熬之后,今年进入四月以来,终于迎来一波像模像样的反弹。
海外基金公司建仓主要是在四月之前完成,到六月底随着大反弹的来临,账户上的浮盈也超过一亿五千万美元。
这可以说是海外基金公司组建以来,赢得第一场漂亮的战役。
这么高的浮盈里,既有全球科技股反弹的功劳,也有新组建团队每天认真研究判断、精细操作的因素在内。
接下来是坚持既有的小幅度做T操作策略,不断降低持股成本,还是较大幅度的降低仓位先锁定盈利,这涉及对全球科技股及全球产业经济形势大方向的判断。
这些就不是朱祎琳、胡婕与新组建团队所擅长的了。
因此,朱祎琳、胡婕怎么都要拉萧良前往美国,与主要驻扎在西雅图办公室的操盘团队成员见上一面,就这段时间的操作以及未来的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充分的交流。
萧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前往美国,一个重要的原因,主要是他不会忘了前世两千零一年所发生的,标志性的911事件。
该事件对全球政治经济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自不用说,但其短时间内也对美道琼斯、纳斯达克股指所形成强力压制,前世同样令萧良记忆深刻。
该事件对刚刚形成反弹趋势的科技股,再度造成一次短时间的冲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萧良他要是不稍稍利用这么一个机会,很可能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惋惜得睡不着觉。
不过,萧良肯定不能赶在911前夕,直接拿几亿美元去做空美股期指。
甚至他要是在911前夕,毫无道理的直接下令清空海外基金的持仓,就算海外基金操盘团队没有人偷偷跑到FBI举报,等到日后星源进一步崛起,能逃得过美方吹毛求疵、栽赃式的审查吗?
他这次前往西雅图,跟操盘团队的成员进行交流,核心目标就是要用非常丝滑的理由,说服团队相信七八月份大幅将持仓降到五成以下,甚至降到三成、四成,是正确不过的选择。
如果他这次不进行干预,操盘团队在既有的思路指导下,可能最多将仓位降低到七成做T。
当然了,历史会不会发生大的偏转,911事件会不会如期重演,又或者提前、或延后,甚至完全不再发生,都是萧良此时无法确定的事情。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全球科技股的低谷是出现在零一年,但资本市场的信心重建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全球科技股真正再次步入上升轨道,还是零三年往后的事情。
因此,在零三年之前,大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