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七章 研讨会 (第3/3页)
么好避讳的,一定要大力提倡。我们今天参观调研了星视恩益,发现开工率还不够高,而萧良也汇报了,鸿盈科技也好、星源时代也好,目前的芯片订单也不低了吧,我刚才就问他,能不能放一部分订单给星视恩益,支持一下星视恩益的发展?”
听了罗智林这话,围桌而坐的众人,也都是齐刷刷朝萧良看过去。
除了在建的八英寸0.18微米制程项目外,星视恩益在秣陵就有一座六英寸0.35微米制程圆晶工厂,早年是专门为恩益电气配套生产相应规格的芯片。
恩益电气还没有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挣脱出来,其下游家电电子产品销售萎靡,内部需求仅能满足其本土的芯片工厂,给星视恩益的订单是一减再减。
就算受益国内的电子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但星视恩益与下游的电子制造业之间,缺乏芯片开发、设计这最为关键的一环,甚至国内的芯片开发设计行业基础就极其薄弱,这导致星视恩益只能争取一些利润空间很小,其他晶圆厂看不上的零散订单,开工率都不到五成。
目前来说,星视恩益目前在运营的芯片工厂还能勉强保持不亏或小亏,已经是极大受益国内,特别是江省这些年来电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缘故。
星视、新宏亚毕竟还是能影响到一部分芯片供应商,将一部分代工订单,交到星视恩益手里。
问题是星视、新宏亚占据终端市场的体量还不够大,没有办法叫星视恩益的开工率进一步提升。
而在座的众人,心里都清楚目前全省最大的芯片订单在谁手里握着。
星源时代、鸿盈科技的体量已经足够大了,甚至都有资格称得上国际电子巨头,特别是星视虚旺的表现被芯片造假事件戳破之后。
就算萧良汇报时不说真话,业内预测星源时代、鸿盈科技在电源管理、热感应、热失控温度管理、电机同步控制芯片以及其他OEM客户非指定芯片上,总的使用量可能已经超过两亿枚。
如此规模的芯片使用,都受星源时代、鸿盈科技直接控制,哪怕不是自研,是采购其他芯片厂商,只要施加影响力,往星视恩益的晶圆工厂倾斜一下,就能将星视恩益直接从亏损的边缘拉回来。
之前星视恩益为什么没有拿到星源与鸿盈的订单,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却没想到,罗智林会当众提议鸿盈科技、星源时代,将一部分订单,交给星视恩益。
看到郑仲湘都快将“匪夷所思”四个大字写到脸上,萧良也是知道唯有如此,才能更为坚定表达省里支持星视恩益、迹美电子的支持态度,他呶呶嘴,说道:
“这个肯定是可以的。以前星视恩益都没有派业务员找上门来,我还以为他们看不上我们那点低端的小毛单呢。”
郑仲湘咬着牙笑道:“我们一直知道星源的要求极高,而星视恩益之前的良品率还不够好,就怕不能达到星源的要求,不敢贸然找上门去。不过,星视恩益这段时候狠抓生产管理、工艺提升,卓有成效,我们现在有信心接住星源的订单,正准备安排工作找星源、鸿盈接洽呢。”
虽然萧良恨不得将“嗟来之食”四个字写脸上,但此时能拿到鸿盈、星源的订单,除了更为明确的象征意义外,星视恩益短期内就能做出盈利,这对风雨飘扬,对外投资深受股东质疑的星视电讯,真是太重要的。
就算是嗟来之食,郑仲湘此时也只能笑脸张嘴含住。
哪怕鸿盈科技、星源时代所采用的都是低端芯片。
“那好啊,相关工作尽快让下面对接起来,我一会儿就给梁棠华、何宏泰他们通电话,让他们直接盯着这事,”萧良风轻云淡的说道,“毕竟我也不能光嘴上说支持全省信息电子产业良性循环发展,实际行动也是要有的!”
星视恩益目前的六英寸350nm制程工厂以及年后将要投产的八英寸180nm制程工厂,能否最快速度产生盈利,不仅涉及星视的利益,也涉及另一关键股东恩益电气的利益,涉及恩益电气对在华扩大芯片投资是不是抱以更坚定的信心。
萧良甚至还计划将盈投控股的资本导入星视恩益,推动更新一代的制程项目发展,竭尽全力缩短与国际先进制程的差距。
当然,星视从华瑞电子手里接过晶圆项目的控股权,促使恩益电气继续保留在华的芯片投资,也是奈田英男受萧良所托,在芙蓉财团内部竭力促成。
因此这一项目能否盈利,也关乎于奈田英男及奈田家族在芙蓉财团内部的地位。
就眼下而言,放一部分订单,确保星视恩益能够盈利,算是时机恰好。
早了,郑仲湘才不可能为了星视恩益提前实现三五千万的盈利在他面前低声下气。
现在嘛,哪怕是为保证星视恩益能有上千万的年盈利,逼这孙子喊他一声干爹也不是没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