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这样的劳动场面太少见了 (第1/3页)
四月五日早上,吃过饭后,李龙开着吉普车去到供销社大门口。
大院子里面,两台卡车已经准备好,有些人已经爬上了卡车的车箱,有些人还在下面抽着烟聊着天。
让李龙有些意外的是,这近二十个人中间,还有五六个女同志,有四五十岁的大姐,也有二十多岁的新同志。
这时候哪怕是在城里工作的人,也知道去山里、去乡下干活该怎么办,许多都是插过队的,有经验。他们换去了皮鞋,穿的布鞋,换掉了日常的衣服,换上了工作服。
供销社还给每个人准备了手套,有人还戴上了草帽,这么一打扮,还真就不怎么像城里人了。
李向前正和周园等几个股长说话,李龙这么一看,供销社里除了一个副主任和一个保卫股长,其他的领导基本上都在。
“小李来了啊?”有人笑着打招呼,李龙回应之后,就过去见李向前。
李向前看到李龙后,手里的烟猛吸了两口,扔掉烟头,用脚踩了两下,踩灭之后说道:
“上车,准备出发!”
其实这些人一台车就应该够了,李龙想着两台车怎么说都是多了。
“那台卡车上装了一些物资。咱们去山里给人家帮忙,就干这么几天活,咋说也得带些东西上山嘛。”李向前坐上了李龙的吉普车,解释了一句,说道:“现在去接马干事?”
“嗯,我这打头车,去光明路县委那边走,路过就把人接了,然后直接进山。”
“嗯,行。”李向前应了一声,“都安排好了?”
“安排好了。”李龙说道,“到地方后,不光咱们干活,牧民那边也要干。”
“就是,咱们不整那些虚的,今天这么多人,咋说也得干出点成果来。”李向前挺有信心。
“肯定,至少能搞通能往两个冬窝子的路。”李龙说道,“这个我心里有底。”
“嘿,那就好。”
到了县委大院门口,马晓燕已经背着相机和挎包在门口等着了。
吉普车靠边,马晓燕上了后座,李龙等她坐好后开车。马晓燕和李向前打了个招呼,然后就聊起了这一次随队采访的细节。
有些是李龙该说的,有些是李向前说的——比如供销社来了多少人,投入了多少物资和资金,打算把路修到什么程度,后续会有什么活动等等。
这些问题李龙就没吱声,留给李向前发挥。
一路马晓燕边问边记,等到清水河的时候,问题也问的差不多了。
孟海提着一包东西就在路边等着,李龙停车要让他上来,他憨厚着笑笑说:“不了不了,我坐后面的卡车就好。”说着提着包朝后走去,在车厢里人的帮助下爬进了卡车车厢。
继续前进,等进了山,快到哈里木的冬窝子的时候,李龙就看到有人骑着马在远处站着往这边看着,然后等看到李龙他们,便调转马头往山里而去。
李龙看那身影有点像是塔利哈尔,这应该是在等着这边的人,现在去报信了。
等吉普车带着卡车的车队到达塔利哈尔家冬窝子的时候,那边集中了二三十号人,他们看到车队的时候,有小伙子们欢呼起来。
“他们在迎接咱们。”李龙对李向前和马晓燕说着,“牧民们也会加入到修路队伍中来。”
车子停在一片空地上,所有人下车,玉山江和哈里木,还有部落里几个老人也过来和李向前他们打招呼握手。
有些人来过,认识,重逢的感觉不错,有些是新加入进来的,感觉很新奇。
“主任,讲几句吧?”打完招呼,两边的人并排站着,李龙对李向前说道,“鼓舞一下士气。”
“就你花样多!”李向前笑骂一句,“行,我就讲两句。”
李向前站在这支民族团结的小队伍面前讲了几句话,没什么大道理,就是说供销社作为服务老百姓的单位,和牧民们共建的单位,这次就是过来帮助牧民们解决困难,同时也是来锻炼队伍的。
他还说了,修路这件事情,供销社会每隔一个星期派人过来劳动一次,力争尽快打通冬窝子通往山外的路,后续视情况还会加大投入,一定会让牧民同志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行了,开干吧。”李向前说的话不多,总共加起来时长不超过三分钟。供销社的职工们鼓掌,那些牧民们也笑着跟着鼓掌,还有小伙子吹起了口哨,这可不是打趣,就是激动的表现。
“李龙同志,两边的情况你最熟悉,你来分派工作!”李向前指向了李龙,“大胆分配,这时候我也是普通一兵!”
“行,那我就来分配任务了。”这时候李龙自然是当仁不让,他脑子里也早就有计划了:
“孟海!”
“到!”孟海急忙站了起来,站的笔直,就差敬礼了。
“你开推土机,顺我手指方向看到没,那个沟头那里,那是你今天的主攻方向。你要把那个沟头推出来一条路,让小四轮拖拉机能上去,行不行?”
“保证完成任务!”孟海啪的敬了个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