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异界三国君主 > 第七百八十三章 牧羊人西羌

第七百八十三章 牧羊人西羌

    第七百八十三章 牧羊人西羌 (第2/3页)

烤玉米或麦麸馍馍、蒸玉米面、以玉米面为主拌合大米的“金裹银”和以大米为主拌合玉米面的“银裹金”。杀猪后,内脏为年节的菜肴,猪肉切割成小块,风干后成为“猪膘”。存放得越久就越珍贵。男女老少都喜欢饮用自酿的用青稞、大麦煮熟后发酵而成的咂酒。饮时启坛灌入开水,插入细竹管。轮流吸饮,完后再添水入内。直至淡而无酒味为止。西羌食品中以玉米饺团、土豆糍粑、蕨菜、野菜、腊肉、咂洒最有特色。西羌以其独特而精湛的建筑技艺著称于世,其中以碉楼、石砌房屋、索桥和栈道等最为有名。羌寨的建设既是其建筑技术的具体表现,又作为西羌物质文化的典型代表。早在中就有记载,西羌先民“皆依山而居,累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住房均就地取材,用石块、黄泥砌成,擅长砌石墙,住房多呈方形或长方形,二至三层,底为畜圈,中间住人,顶为晒场,以独木截成锯形楼梯上下。住房中心为“锅庄”,即火塘之上置一铁或铜、石质的三足架,用于炊爨。火种终年不息,有“万年火”之称。锅庄上方是供奉祖先的神位,平时全家聚会、饮食、接待客人、节日歌舞以及祭祀祖先等都在锅庄的旁边进行。一般聚族而居,三五十家聚集成为村落。寨中建有石碉楼,方形,底大上小,高达数丈。羌碉以功能分有战碉、哨碉、界碉、风水碉、官寨碉,以形状分有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碉等,以质材分有石碉、夯土碉、木碉。石砌楼房利用地形而建,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宛如城堡,蔚为壮观。

    溜索、索桥和栈道也是西羌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溜索是一种古老原始的渡河方法,即用一根竹缆横跨河川两岸,利用倾斜之势,人悬于溜筒上,从此岸滑向彼岸。索桥是在桥的两岸砌石为桥洞门,用几根或十余根竹绳并列,绳头固定于两岸石础或木柱上,竹索上铺有木板以方便人们通过。羌簇建筑技术的另一个成就是掘井、筑堰、淘滩、善治水。西羌家庭以个体家庭为主,儿子长大成婚后要分家。家庭内实行父系家长制,盛行一夫—妻制。结婚仪式复杂而隆重,订婚过程有“开口酒”、“小订酒”和“大订酒”。结婚有“女花夜”、“正宴”、“谢客”三个形式。西羌丧葬以前有火葬、土葬等。火葬是历史悠久的传统,但现在多盛行土葬。

    西羌有自己传统的民族节日,大多与农事活动和宗教信仰有关。其中最重要的为四月初一的“祭山会”和十月初一的“过小年”。“祭山会”祭祀天神时,巫师(又称“端公”,羌语称“许”)要敲羊皮鼓、唱本民族史诗、宰羊作祭品,寨中男女老少要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这是一种祈丰年的活动。“过小年”十分隆重,全寨人停止劳动,巫师宰牛、羊祭祀天神,寨中人抬白石遍游全寨。此外,西羌还保留有特殊礼仪如成年礼。每年农历三至六月初三,羌寨还要举行塔子会以便敬山神。每年入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