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蜂巢’无人机集群!歼15的首次亮相! (第2/3页)
远处,在展厅人群最拥挤的位置上,听着耳朵旁边传来的种种赞叹声。
以及上方液晶屏幕中,展示着种种演示画面与资料信息。
陆泽控制着‘人偶’,注视着远处的这架‘蜂巢无人集群系统’,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叹着:“没想到,大夏竟然能够提前那么多年搞出来。”
“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虽说这种集群无人机相较于后世那种高度智能化的‘无人机集群系统’,两者之间还有很大一段差距。
但是能够在09-10年这个时间段做到初步的识别追踪,这在智能化技术上的造诣也不小了。
这还是因为,如今这个节点大夏只是完成了‘北斗二号系统’的导航卫星组网,可以提供亚太地区的全时段覆盖导航。
也仅仅是刚启动‘北斗三号系统’的布局建设,要是等过几年‘三号系统’全球组网也完成的话。
这一套‘蜂巢无人机集群’将会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这是我提交的技术,给大夏的启迪么?”陆泽内心开始嘀咕着。
不仅仅最早提供的那份小型无人机技术里,其实包括自动返航等功能就运用了智能化技术路线,大致等同于未来16-18年的‘小型无人机’技术水平。
同时,他提交的OS系统也是来自于14年的智能化技术,两者相结合之下,能够做到这种水平虽然惊讶,但是并不令人意外。
毕竟鹰酱在14/15年那会,也能够实现了五十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飞行,而大夏在17年更是达到了120架同步协调集合、多目标分组、编队围攻等详细指令,比这个阶段的‘无人机集群’技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下一步,大夏应该是解决通讯技术吧”陆泽摸了摸下巴。
对‘集群无人机系统’而言,这种动辄几百架次的数量,通讯网络技术是重中之重,例如超带宽、低延迟技术路线的开发,随后便是智能化技术的发展。
只是想要达到未来2020年以后得水平,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起码通讯技术、AI识别技术就不是那么容易搞定的,不仅是软件问题,也是硬件技术设备的问题。
“不过,倒是不算太难。”这些技术,陆泽他感觉应该不难搞到手。
实在不行,他还能够依靠系统抽奖来获得。
夜间,晚上八点。
第一天的国际武器博览会落下帷幕,不过整个活动将会持续好几天的时间,现在还只能算作‘热身阶段’罢了。
燕京,夏科院院长办公室内,此刻依旧灯火通明。
在一份文件传输过来后,张予理更是大喜过望,把文件中的数字指给旁边的老友,兴奋的脸色都通红了起来:“老郑,你看看我们今天的外贸订单数字是多少?”
郑立行接过来一看,同样是瞪大了眼睛:“好家伙,两百亿美金?”
单单是‘蝎式远程无人机’就卖出去了140亿美金的预购订单,其中沙特和波斯就占了一百亿美金。
剩余的其他武器装备也卖出去不少,特别是轻武器方面,大夏可是一直备受国际市场买家的好评,一贯以性价比而著称。
除了‘蝎式无人机’,其他全是轻武器.别说战机大额订单了,连装甲车都没卖出去几辆。”
“这差距太大了.”看着上面的数字,郑立行有些不是滋味。
虽说‘蝎式无人机’也十分赚钱,但是除此之外压根卖不出什么高价格的军工外贸武器。
像轻武器这些玩意,你就算卖上十万把步枪,总计上亿美金的收入又如何?所得的利润估计还没几架‘蝎式无人机’来得高。
毕竟这玩意,不单单要和二毛、大毛这种轻武器泛滥成灾的国家比,你甚至还要跟鹰酱、跟法兰西这些国家比,根本赚不了太多的钱。
“怎么连歼10-C也没推销出去几架?”
言罢,郑立行更是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这次,被他们寄予厚望的歼-10C,也就是宋勤毅的611研究所大改后的歼10版本,竟然没有多少意向订单。
为数不多的几架,还是来自于巴基斯坦的定制款式。
这也不是说大夏的歼-10C性能差,恰恰相反,这架战斗机虽说没卖出去几架,但是却备受所有参展国家代表的好评。
无论是性能还是价格方面,皆高于竞争对手阵风、苏-30等一大截。
“我们必须要想一个法子才行啊。”张予理蹙眉说道。
这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便是许多国家的空军已经习惯了法式、美式规格的战机,换成大夏的规格有些别扭。
哪怕像法兰西的阵风价格更高,出于整体空军的协调性,别人也更倾向于购买阵风而非换成大夏的歼-10C!
必须要下一剂猛药,不然这些人根本不会有太大意向去购买。
“我们可以用人民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