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764章 买下香江沙头角

第764章 买下香江沙头角

    第764章 买下香江沙头角 (第1/3页)

    1963年、农历腊月

    林三七跟父亲林苦参、五叔林红参一起坐着汽车,在新界边境区东的海岸边公路上巡逻。

    是的,字面意义上的巡逻,巡视自己领地的意思。

    林苦参在给自己的儿子介绍着近期家族的动作:

    “现在以汀角路为分界线,汀角路的东边所有山林,包括后鹏湾上的几个海岛,像吉澳洲岛,往湾洲岛、娥眉洲岛等,都属于我们林家。

    连同海岛上的渔民,包括大峒山半岛,一共花钱迁走了2000多村民。

    不过我没有按你的想法把他们赶走,而是在粉岭这边买了个刚建成的住宅小区,给每家每户都分了一套住宅。

    这些村民听到可以进城住楼屋,都很高兴,没有发生什么流血冲突,全部都主动搬迁了。虽然多花了点钱,但至少我们没有作孽。”

    林三七听了有点脸红。

    他对香江人没啥好感,所以对使用暴力拆迁手段并没有什么愧疚之心。

    但林苦参不同,学中医的人几乎都信道教,信教的人一般不愿意手上沾染鲜血,那就是沾染了因果。

    所以林大夫更愿意用温和的方式将土地拿到手,无非是多花点钱,现在有了40吨黄金,他信心十足。

    “对了老豆,我们购买这么大片的山林,港鹰政府没有怀疑吗?”

    “怀疑什么?咱们买了这么多山林,几乎都是无人区,而且地底下没有矿产,海边也没有现代化码头,在资本和政府眼里这就是一块死地。

    当我向政府提出购买大峒山半岛山林的时候,包括政府官员在内,大家都把我们林家当傻子。

    我也顺势推舟,没说我们要建药厂什么的,就说我们准备大力发展农业和旅游业,反正山木和土地到手,我们爱建什么就建什么。”

    林三七也笑了,心想到底才六十年代,还能捡漏。

    六十年代香江的发展集中在港岛和九龙,新界理论上是租借的,当局并不愿意发展,只是当做一个战略缓冲地带。

    所以新界很穷,人口很少,正宗的香江人也几乎不到新界去,觉得那边就是乡下山里头。

    这个地方哪怕到了2015年,还有不少村庄被迫搬迁或废弃,因为没钱修公路到村里,可见新界的落后。

    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港岛和九龙的人口开始外溢,新界才慢慢开始有人气,不过也仅仅发展了大埔、元朗、屯门西部一带。

    连接深圳这边的边界区,还是一穷二白状态,甚至还想在这里建全港最大的火葬场。

    如果等几十年后,林三七想买下香江100平方公里的山地,那几乎就是白日做梦了。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