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香江药难以仿制 (第3/3页)
林三七听到后也乐了,这一切都是他乐见的。
“那现在真正来看病的病人,和水客分子比例相比,分别是多少?”
王晋想了一下道:
“不乐观,现在反而是水客占了大多数,挤占了大量的就诊名额,这让香江市民怨声再道,总是投诉,让我们管管这批社团分子。”
六十年代香江看病不需要实名制,你随便在病历本上填个张三李四都行。
所以这批水客上午来一次,下午再来一次,每次都是乖乖排队,不吵不闹,拿药就走人,医院保安也不可能去干涉。
来的都是财神爷,干嘛要干涉?
王晋这时候拿出一架望远镜递给了林三七:
“老板,你过来看看,就医院北边,京士柏山脚下,那边现在已经成为了水客集散中心。”
“噢?”
林三七来了兴趣,拿起望远镜,朝山脚下那些无人角落看过去。
果然,山脚下围着一堆堆人,很明显中间会有一个负责人,坐在小凳子上。
水客从医院取了药出来后,就会沿着医院围墙来到京士伯山脚下,把手里的药交给这批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林三七差点没笑出声来,就想到了另一个时空的新闻。
在内地和香江的几个口岸,都会有一批水客,每天都从香江用人肉背过来一些奶粉、电子产品之类。
过海关后,内地这边有人接应,反正一罐奶粉多少钱,一部手机多少钱,都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水客赚的就是人头费。
林三七之所以鼓励走私,灵感就是这么来的。
但一家医院一天的出货量总是有限的,所以这时候遍布全港的药店就是一下阶段的布局了。
剩下的,就是静等鱼儿上勾了。
林三七这次不准备把销售权交给安东尼医药公司和维特医药公司。
就算双方凭着良好的关系可以继续合作,那也要一国一国的谈判了,不再是以大洲模式打包销售。
当初在抗结核药物上,林三七是没有话语权的,连基本的定价权都没有,所以只能赚一点辛苦费。
而现在,他想试着上桌吃饭。
“对了,我让你去招收一批药店销售、财务和仓储工作人员,现在怎么样了?”
岭南堂要开连锁药店,营业员肯定需要帅哥靓女,那些退伍兵凶神恶煞的也不适合,还不把顾客都吓跑了?
王晋赶紧回答道:
“老板,招工工作正在调景岭、老虎岩进行,你要不要亲自去看看?”
调景岭、老虎岩村,正是逃港内地人最多的“天台木屋”聚居区,林三七也挺好奇:
“走,那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