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彩页文学 > 西游妖帝:从小蛤蟆开始 > 第606章 舐犊之情

第606章 舐犊之情

    第606章 舐犊之情 (第2/3页)

…那是泾河龙王啊!

    如今的泾河龙王,是八河总都管,天庭敕封之司雨大龙神,位高权重,手握中原帝都长安之八河水脉,更兼在天庭水部根基深厚,盘根错节。

    “现任”的四渎龙神(黄河龙王、长江龙王、淮河龙王、济水龙王)为其子。

    西海龙王是他的大舅子。

    他这洞庭之君,不过一方湖龙王,如何敢轻易得罪泾河龙王?

    又如何敢与四渎龙神、西海龙王为敌?

    此等势力,岂是他能抗衡?

    又如何能得罪得起?

    这沉默的份量,重若千钧。

    就在这时。

    “呜呜呜……我那苦命的孩儿啊!”

    一声凄厉悲怆之哭喊,陡然打破这死寂沉闷之氛围!

    只见一道身影如疾风骤雨般自屏风后抢出,竟是位身着华贵龙纹宫装、云鬓微乱的中年美妇。

    她神色仓皇失措,脚步踉跄却疾速上前,一把夺过洞庭龙君手中紧攥之血书,凤目含泪,盈盈欲滴,急急展卷观瞧。

    甫一看清血书内容,中年美妇顿觉五雷轰顶,悲痛欲绝之情如决堤之洪,泪如泉涌,声嘶力竭地哭喊道:

    “琼芷!我的琼芷啊!”

    洞庭龙后捧着血书,泣不成声:

    “那狼心狗肺、猪狗不如之济水龙宫!”

    “那济水的小骊龙,竟如此狠毒无情待我女!”

    “碎我女龙珠、封我女修为、吞我女嫁妆、将我女囚禁凌虐,又将我洞庭水脉之族人尽数抽髓化羊……龙君!你尚在犹豫什么?!”

    “直接发兵,接琼芷回家。”

    紧随洞庭龙后之后,屏风后又大踏步走出一位龙君。

    此人身形魁梧,一头赤发如火焰般张扬飞舞,面容不怒自威,双目开合间精光爆射,周身散发着一股狂暴凶悍的龙威。

    正是洞庭龙君之胞弟——“钱塘龙君”!

    即“钱塘江龙王”。

    ……

    关于主掌某一方水域的龙王。

    中华本土,一般称“龙君”,如洞庭龙君。

    “龙神”,也是中华本土的原生概念,乃“神龙”之神格化,强调“神”的属性,如长江龙王、黄河龙王、淮河龙王……是四渎龙神。

    “龙王”之称号,则佛教东传后所衍之概,源自梵语“Nāgarāja”(蛇王),后与华夏本土龙文化相融,遂成司水、护法之神祇,如四海龙王之类。

    君,即君王。

    简单来说,龙君、龙王、龙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即掌管一方水域的大龙神。

    ……

    “你们怎么出来了?”

    洞庭龙王正沉浸于悲痛之中,被胞弟与王后之突然现身惊得一怔,旋即脸上涌起一阵尴尬之色。

    洞庭龙王连忙抬手抹去脸上泪痕,对着吕洞宾郑重介绍道:

    “纯阳真人见谅,此乃孤之发妻,琼芷之母,洞庭龙后。”

    “此乃孤之胞弟,如今的钱塘龙君。”

    “钱塘龙君……”

    吕洞宾目光如电,瞬间锁定了钱塘龙君。

    龙族之中,姻亲交错,通婚之例,屡见不鲜。

    龙族血脉盘根错节,仿若一张巨网,纵横交织,错综复杂,令人难窥其全貌。

    而各地龙王之位,亦非一成不变,亦有更迭兴替之时。

    这位钱塘龙君,神力颇为不俗,在龙族之中亦是佼佼者。

    然其性烈如火,暴躁异常,行事多有鲁莽冲动之举。

    上古之时。

    “如今的钱塘龙王”,曾贵为“黄河龙王”,位列“四渎龙神”,一时风光无限,威震四方。

    奈何因其脾气火爆,肆意妄为,得罪了诸多仙神,被一降再降,一贬再贬。

    昔日荣光渐次消散。

    而这位钱塘龙君之凶名,吕洞宾也早有耳闻。

    此钱塘龙君行事果决,刚猛无俦,其性格便如同“钱塘江怒潮”一般汹涌而暴烈。

    据传。

    钱塘江每值大潮之际,那潮水涌潮,咆哮而来,声如狮吼,惊天动地,水柱拔地而起,直冲霄汉。

    那便是这位脾气不好的钱塘龙君在发怒。

    且钱塘江之潮水,素以浩大著称。

    潮头高耸,冲击之力猛烈非常,故而钱塘江两岸之堤坝,修筑艰难至极。

    常是此方刚费尽心力修筑完好,彼方又被汹涌潮水无情冲坍。

    钱塘江潮水肆虐,给两岸带来之灾害,甚巨。

    钱塘江之性,恰似黄河,皆暴躁难驯。

    所以,古有谚语云:

    “黄河日修一斗金,钱江日修一斗银。”

    此言足见钱塘江潮水之危害,亦显潮神之威难敌,钱塘龙君之龙怒难平。

    ……

    在后世,为了对抗这位钱塘龙君,即潮神。

    有一位吴越之王钱镠,选定农历八月,在钱塘江畔搭设高台,亲率万名弓箭手,严阵以待,迎战潮神。

    此一战,以人力战潮神,惊天动地,是为:

    “钱王射潮”。

    岁月悠悠,今之钱塘之地,钱塘江畔,犹存“钱王射潮”之巨型雕像(高约三十米),以纪念此事。

    但见钱王手持强弓,目光如炬,似仍凝视着那汹涌之潮水,欲与潮神再决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