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人类可以忍受任何事情,唯独无法忍受寂寞! (第1/3页)
翌日清晨。
北川文娱株式会社总部大楼,《北川文库》编辑部办公区,某办公室。
“北川!快过来看看这份报纸,还有雅虎日本论坛上的这些帖子!”
笔名为“斋藤玲玲子”的斋藤玲奈今天一大早就从河出书房翘了班,偷偷跑来《北川文库》编辑部,想看看自己的各项数据。
在河出书房,她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编辑部本部长,年薪超2000万円,平时走路都自带音响,虎虎生风。
但在这里,斋藤玲奈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的学生时代,幼稚可爱得像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她手里拿着一堆今天新鲜出炉的报纸,电脑上则开着雅虎日本论坛,以及《北川文库》编辑部的后台数据。
内部后台数据显示昨天刚开的《北川文库》线上网页版,已经有超3000万人次的有效访问量。
这次跟着《北川文库》线上网页版一起面世的还有十几篇轻性质的各类,全是北川秀靠“个人魅力”从其他四家文库里挖来的实力家所写。
如此庞大的流量让这些作品获益匪浅,最差的那部轻也得到了超1000万次的有效点击——
换成实体书模式,相当于这本书有1000万次的有效读者购买意向。
单论流量,这已经是出版界“上流作家”级别的文学家才能享受到的宣发待遇了。
由于《北川文库》背靠北川文娱和北川秀,外加还有北川科技这个“外挂佬”傍身。
昨天慕名而来的大量网民中也孵化了不少愿意尝试线上看书的付费读者。
所有见刊作品里最火的《环界1:铃》一共发布了12章,其中前两章是免费章节,后面十章则是付费章节。
章节平均字数约8000-10000字,定价基本为25円/章。
这也是北川秀根据后世隔壁席卷全球,彻底击垮实体书市场的网文市场所学来的付费运营模式。
不按本,也不按字数收费,完全以单章订阅来收费。
仔细一品后,《北川文库》的财务部、运营部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们只觉得想出这种付费模式的北川老师真是一个顶级商业运营天才!
这么一来,只要字数够长,那么公司和作者的实际收益会远超那些靠实体书销量或者单靠创作稿费而活的同行。
最可怕的是,乍一看,付费读者们会觉得这种付费模式对他们特别友好——
买不买,买多少,买谁,都由他们自己说了算,只要他们不想继续购买了,那谁也阻止不了他们。
这就很好的解决了他们买了一本杂志,但只有其中一本想看的窘境。
而实际上,只要慢慢接受了这种付费模式,那些付费读者们渐渐会发现,他们在一部上的投入远比以前要高,他们在文学作品娱乐这一块的支出上也要比以往多得多。
这是温水煮青蛙啊!
当然,大多数人,譬如现在正兴高采烈说着这些的斋藤玲奈完全没意识到这些东西会是未来对市场的一次恐怖冲击。
她手里的报纸是专门评论轻的业内权威报纸《这本轻真了不起!》,这份报纸创立之初是为了蹭“四大天王”里的《这本轻真利害!》的流量。
没想到办着办着,靠读者们的口口相传,外加这堆轻评论家比传统文学评论家更接地气,一下子就火了。
现在《这本轻真了不起!》每天的发行量超500万份,俨然和二流报社相差无几了。
这也是北川秀经常用来侧面佐证他的“电子阅读理论”、“轻即将崛起”等言论的数据证据。
“怎么了?《这本轻真了不起!》那边,我们是打过招呼的,应该不会出现什么喷我们的言论吧?”
北川秀此时正在帮忙分析《鬼来电1》对《大众》带来的一系列影响,见斋藤玲奈让他看《这本轻真了不起!》,便顺手接了过来。
“不是什么负面言论,而是一个有意思的评论稿。
还有这些帖子,好像也对我们写的恐怖非常感兴趣呢。”
斋藤玲奈有仔细看过这些评论稿和帖子,因为确信它们不是《北川文库》买来的流量,所以觉得很有趣。
这是她第一次写得到大量反馈和评价,让她有种“我终于也成了家”的幸福感。
以前当编辑,她看着手下作者们因为评论、数据、销量等东西时而苦恼,时而开心,她能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